原標題:男子嗅到養鵝商機,5年時間從門外漢做成養殖大戶

揚州有兩大著名特產,那就是風乾鵝和鹽水鵝,尤其是鹽水鵝,頗受當地人和遊客的鐘愛,在揚州僅僅是鹽水鵝的各種加工攤點就有3400多個,年加工鹽水鵝1400多萬隻。

揚州本地的白鵝,可謂是佔盡天時地利,但是在當地,大規模養殖的人並不多, 2003年,一個23歲的小夥子,打破了這種局面,他僅用5年時間,就從一個門外漢到年出欄白鵝40萬隻,效益超過3000萬元,這個年輕人就是許坤。

許坤是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人,2001年畢業於泰州畜牧學校,當初他決定創業養鵝的時候,並沒有人看好。許坤的父親做的是鵝苗孵化生意,2003年爆發“非典”疫情,鵝苗銷售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糟糕的時候,一天能虧6萬多元,父親上火,當時還沒有找到合適工作的許坤看在眼中,急在心裏。

經過一番思考後,許坤做出了一個改變了他人生軌跡的決定。2003年,許坤在公道鎮河西村靠近河水的地方租了十幾畝荒地,建起簡易鵝棚,一次就養了5000只鵝苗。然而由於技術不到位,鵝苗一下死了2000多隻,在父親的鼓勵下,許坤才重拾信心挺起腰來再幹。

隨後許坤又養了三批鵝,賺了十幾萬元。慢慢的許坤膽子開始大起來,他想把步子邁得也大一些。2004年初,許坤蓋了一棟2000多平米的正規鵝舍,聘請了 4個工人,把一批的飼養量增加到了1萬隻以上。

2004年2月許坤按照4元一隻的價錢,一下子進了一萬六千隻鵝苗兒,6月,許坤看準時機賣掉凍庫裏的一萬多隻鵝,儘管家禽市場平時都是活鵝交易,但當時在那個嚴重缺的特殊情況下,許坤的冷凍鵝也賣到了17元多一公斤,淨賺4萬。

隨後他又成立了合作社,每年向市場供應40多萬隻鵝,年效益3000多萬元。許坤實現了均勻上市的設想,父親做鵝苗孵化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不僅如此,許坤還帶動了50多養殖戶跟他一起養鵝。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