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用的血压计也渐渐地出现在每个家庭里,也就是说血压的测量不必依赖于医院挂号检查才知晓结果。那么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原理是什么?家庭自测血压不准是怎么回事?如何才能正确的测量血压?什么时间段测量血压较为准确?这些疑问一起来了解一下。

家庭自测的血压不准?你可能是犯了这几个错!

了解血压计的原理有助于帮助我们正确的测量血压。

我们测量人体血压使用的是血压计,一般包括气球、袖带和检压计组成。血压计根据检压计的不同有水银柱式和弹簧式两种。而袖带的橡皮囊二管分别与气球和检压计相连,三者形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

一般,血压在血管内流动是没有声音的,与水在平整光滑的河道内流动一样,但是当血液或水通过狭窄的管道形成涡流时,就会发出声音。血压计正是利用这个原理对血压进行间接测量。

医院常用的是汞柱式气压计,测量血压时,先将袖带缠缚在上臂,通过挤压气球向袖带内充气加压,压力通过软组织作用于肱动脉。当加压比心收缩压力高时,气球会慢慢向外外放气,袖带内的压力因此逐渐下降;如果 袖带内的压力和心收缩压力相等或是低时,随着心缩射血,血压会被冲开,被阻断的血管就形成了涡流,此时用听诊器可听见搏动声,此时检压计所指示的压力值即相当于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当袖带内压力缓慢降低,袖带内压力低于心收缩压,但高于心舒张压时,期间心脏每收缩一次,就能听到一次声音。当袖带内压力达到舒张压的水平或者是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又可以恢复畅通,伴随心跳发出的声音会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检压计所测的血压值就是舒张压。虽然这种方法测得的血压只是一个近似值,测量技术决定了其准确度。

家庭自测的血压不准?你可能是犯了这几个错!

家庭自测血压不准是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

1、自我操作不当:测量时应将手腕带下面部分拉紧系好,并注意不要留有缝隙,如手腕带捆绑不正确,将无法准确测量。活动、说话、饮酒、饥饿、饱餐、疲劳、紧张、心情不畅等,都会引血压的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如果手腕带与心脏位置不同高,手掌用力或者握拳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

2、很多老人的血压计都是儿女帮忙买的,一些买的国外的牌子,全是英文,老人根本看不懂,只能凭自己感觉去测量,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根本没有可参考性。

测量血压的正常姿势,你做对了吗?

在测量血压前,应避免在吃饭、运动、如厕、入浴等情况后马上测量,应选择身体较为平静的时间段。确保在测量血压之前30min内没有做剧烈的运动,放松精神,至少安静休息5~10min。正确的测量步骤:

1、被测量者保持坐姿,手臂置于桌上,使测量血压时袖带的位置与心脏右心房水平同高。

2、袖带的位置。你看咱们将袖带系在上臂上时,一般都放在那个肘关节,肘横纹这个位置,实际上不对,应该在肘横纹上方两到三公分这个位置上。(袖带的位置,应放在肘横纹上方2~3公分)

家庭自测的血压不准?你可能是犯了这几个错!

3、袖带的松紧度。有的人绑完了以后呢,袖带有点松,他还来回旋转一下,这个旋转本身就说明袖带是很松的,那么正常情况下袖带应该是怎么样一个标准呢?

绑好了袖带之后,能放进去一个自己的食指。如果能放进去两个指头,那就松了。如果这个指尖刚刚放进去那紧了。(袖带绑得太紧,测出的血压偏低;绑的太松测得的血压偏高)

4、袖带的朝向。导气管的末端是压力感受器的位置,它是在中线的偏右侧一点,这个位置就算是正常的。(袖带的朝向导气管的末端应朝向手臂中心线的内侧)

如果你能按照刚才说的测量标准去测量血压,那么不管是电子血压仪还是传统血压仪,都是可以正确的测量出你的血压的。

另外:自测血压应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的内容包括测量的日期、时间、测量值等,以备日后查询。如果需要每天观察血压变化,应在同一时间,采用相同体位,用同一血压计测量同一侧手臂的血压,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更为可靠。

什么时间段测量血压较为准确?

一般来说,清晨醒后起床前,由于经过整夜的睡眠,机体代谢活动处于最低的状态,此时测量的血压比较准确。患者在觉醒后先不要下床,让身边的人帮忙测量。另外,晚饭后到睡前的血压对于调整降低夜间血压、减少中风的发生有指导性作用。

不要误以为高血压是中老年群体才关心的事情,临床数据也显示,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当中,约有50%是无症状的,或出现偶尔头晕、头痛等不典型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经得病。不知晓、不重视,再加上一天到晚忙工作、照顾家庭,常会拖到病情恶化时才就医。但这时往往已出现心功能损害甚至中风、心梗,导致残疾、死亡的后果。建议青壮年也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及早发现健康隐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