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石門鎮清漾村:大牆弄裏見清廉

江南毛氏發祥地,毛澤東祖居地——清漾毛氏文化村位於江山市石門鎮,地處千年仙霞古道上,緊挨江郎山國家級著名風景區,風景秀麗,文化厚重,人傑地靈。清漾毛氏歷代恪守“詩書名世、清白傳家”的傳統,歷史上該村共出過8名尚書、83名進士,其中較爲著名的有明代禮部、吏部、刑部三部尚書毛愷。

圖片由祝旖波拍攝

大家好,我是石門鎮張秋燁,今天由我來講述毛愷和清漾毛氏家族的清廉故事。

圖片由石門鎮提供

“千里修書爲堵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由這封家書而來的這條叫大牆弄的巷子,歷經幾百年的歲月洗禮,還完好地保存着。一封家書,一條大牆弄,印證了毛愷的清廉無私的品行和公道寬廣的胸懷。

圖片由祝旖波拍攝

相傳,毛愷在擔任明朝刑部尚書的時候,有一年,他的家人想要建新房子,但是因爲和鄰居對房子界址有爭議,兩家互不相讓,便鬧起了糾紛。毛愷家人就給毛愷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夠跟縣裏打一下招呼,由縣裏出面讓鄰居讓步。毛愷收到信後,覺得家人這種想法非常錯誤,就立馬給家人回了信。家人收到家書後,深受啓發,明白了其中的事理,內心感到非常羞愧。於是,主動把自家的宅基地退後三尺。而原先擔驚受怕的鄰居沒想到毛愷不僅沒有來給他們施壓,反而勸他的家人主動退後三尺,大爲感動,也主動把圍牆退後了三尺。於是就留下了一條寬六尺的大牆弄。

圖片由祝旖波拍攝

如今,這條大牆弄經過幸福鄉村建設,已經煥發了新顏,增添了新時代的光輝,“讓他三尺又何妨”的祖訓也成了當代清漾毛氏後人的鄰里相處之道。

圖片由祝旖波拍攝

2017年清漾村因工程項目建設,需要徵用村民的自留山。在徵用過程中,4戶農戶在山場界址和權屬上有所爭議,導致在徵地款分配上發生了分歧,徵用工作一度停滯。

圖片由石門鎮提供

這時,該山場的真正權屬人毛延權秉着鄰里和睦、大度謙讓的家風說通了家人,主動找到村幹部提出瞭解決方法——他拿出一塊自己的山場和他的5000元徵地補償款分配給其他農戶。

毛延權 圖片由祝旖波拍攝

正是因爲毛延權的顧全大局和主動退讓使鄰里之間握手言和,阻力解除了,山場徵用了,工程建設得以順利推進了。

圖片由石門鎮提供

“清風盪漾,廉韻悠長”,在這一省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清漾清廉家規文化已經成爲廣大黨員幹部接受廉政教育的“生動課堂”、弘揚清新鄉風的“文化廣場”,將給現在的我們以及後代們帶來更多精神上的指引和行動上的追隨。

首發:浙裏衢州(WenQuzhou)

作者:祝旖波 陸緒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