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問題不是個人的小問題,而是事關黨和政府形象的大問題,是一個地方“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建市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作風建設,持之以恆開展軟環境整治,多措並舉精塑營商環境,精心培育幫辦服務品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作風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提振了幹部隊伍精氣神,改善了人民羣衆生活,增強了社會公共安全感。

這充分證明:一個地方的持續健康發展,作風是重要要素,發展的快慢與作風的好壞密切相關。尤其是在基礎薄弱、缺乏區位、資源、資金、人才等優勢的情況下,要想擺脫落後面貌、實現進位趕超,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在作風建設上下功夫、求突破,在發展環境上想辦法、動實招,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有效、堅實堅強的支撐。

改進作風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易事,作風建設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艱鉅性。當前,雖然我們的作風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也要清醒看到,與中央和省委加強作風建設的新要求相比,與新時代宿遷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相比,與當前企業和羣衆的新期待相比,我市作風建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還有許多需要加強和改進的地方。正如市委書記張愛軍指出的那樣,存在能力素質不足、服務質量不高、務實落實不夠、精神狀態不佳、責任擔當不強、依法辦事不力六個方面的突出問題。這六個問題儘管發生在少數單位、少數幹部身上,但影響很壞、危害不小,已經成爲阻礙宿遷推動“六增六強”實現“六個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因此,全市上下要深刻認識作風建設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始終保持“在路上”的心態、“管到位”的常態、“嚴到份”的狀態,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羣衆導向,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狠抓問題整改,以鍥而不捨、馳而不息的毅力,持之以恆深入推動作風建設工作。

科學嚴密的體制機制是確保作風建設不斷深入、善作善成的重要保證。當前,宿遷推動“六增六強”實現“六個高質量發展”任務艱鉅而緊迫,影響作風建設和營商環境的因素紛繁複雜,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建立長效機制,一着不讓、持續推進、馳而不息。

一要健全責任落實機制。作風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各級各部門要堅持把作風建設作爲“一把手”工程抓緊壓實,把壓力傳下去,把任務落到位,形成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作風建設格局。二要健全問題發現機制。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暢通舉報渠道,讓服務對象多“發聲”,幫助查找幹部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找準病竈、抓出成效。三要健全問責處置機制。對查出的典型作風問題,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真正“問”出壓力、“問”出擔當、“問”出成效。四要健全督查監測機制。作風問題有的在表面顯而易見,有的則需要深挖細查才能發現。有關職能部門要重點圍繞羣衆關心、關注和期盼的熱點以及侵商害商等突出問題,定期不定期開展暗訪活動,確保讓慵懶散軟等作風問題無處藏身,讓那些作風不硬、工作不力的人無處立足。

只要我們積極探索作風建設長效管理的創新做法,不斷強化作風建設的制度規範和剛性約束,鍥而不捨抓好作風建設,就一定能使嚴謹細緻、狠抓落實的認真精神,敢於擔當、守土有責的頂真意識,務實爲民、勤勉奉獻的當真態度成爲宿遷每一名黨員幹部根植於心、外化於行的共同特質,爲推進“六增六強”實現“六個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作風保障。(宿遷日報評論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