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过去了,至今,每当想起她的微笑她的美丽,心里满满的都是感激和温暖”,这是今年《健康报》为庆祝首届中国医师节面向全国开展“我与医生的故事”征文,一位患者家属的回忆文章,文中提到的那个她,就是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内三科的青年医生张肖。

已经参加工作六年的张肖,在她身上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真诚和亲切,在张肖同事眼中,她做事勤勤恳恳,为人谦虚踏实,跟病人沟通交流时也有自己独有的一套行事风格,时刻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始终脸上挂着微笑,让病人如沐春风,感觉病痛都消减了几分,很多病患都很喜欢她。

“每当想起她,心里满满都是感激和温暖”

那篇《健康报》征文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作者的丈夫得了结肠肿瘤,到张肖所在的科室住院化疗,因为不了解化疗情况,加之道听途说,患者内心十分畏惧,一家人忧心忡忡。看到这种情况,张肖主动地安抚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化疗原理,她还把自己的电话和微信都提供给了患者及作者,告知其有问题可以及时联系,作者可能因太过着急又不了解病情,每天无数次来找张肖咨询,问到底用什么方法医治、化疗之后反应大不大、掉不掉头发等诸如此类问题,把及时联系变成了“天天联系”。面对患者的咨询,张肖丝毫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她耐心反复地给予解释,慢慢地化解了患者对这个疾病的恐惧心理,后来患者做了外科手术,恢复也比较好。在丈夫出院一年后,作者有感于张肖对患者的耐心、细致与热情,写了题为《难忘那份温暖情》的回忆文章。

张肖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能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答、积极施诊。张肖所在科室收治的大多为肿瘤病人,他们住院后往往都带着一定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内心十分敏感也十分脆弱,在给患者看病时,张肖做到换位思考,她从不冷冰冰机械地与患者讨论病情,而是用“拉家常”一样的方式开始医患之间的交流,面带微笑向病人家属解释日常照顾需要注意的问题,她那轻松柔和的语气,面容和煦的问候一下子就让患者和家属在不知不觉中对她产生了信任和好感,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对化疗放疗的恐惧感。

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张肖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疏解工作,充分站在病人及家属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疾病在医治过程中不会立即见效,症状并不一定在处理之后马上就会减轻,一些刚入院治疗的患者在刚开始治疗时,对年轻的张肖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患者家属由于焦虑着急对她也产生一些不理解的情绪,沟通交流时语气比较生硬,张肖都是耐心细致给予解释,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她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检查每一位病人并掌握他们的病情变化,努力让患者放心、让家属安心、高质量的完成每一份工作,她说这是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

内三科的病人并不是每一位都能够顺利治愈出院,他们面临的还有人们谈及色变的“死亡”,在王军业主任的带领下,肿瘤科开展了对患者的临终关怀,张肖和同事们给这些即将消逝的生命以尊重与照护,他们采取有效办法努力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让他们相对处在一个没有痛苦的状态,有尊严的死亡。一位老年患者胃肿瘤晚期,且已经多处转移,进行积极治疗后还是去世了,后来家人来院办理死亡手续的时候,一再感谢张肖及科室医护人员对老人精心的照顾。

“她是令我们佩服的女汉子”

张肖日常的工作十分繁重,但她却像个超人一般,总是能及时且圆满地完成工作,在科室男同事们的眼中,她就是个“女汉子”,大家伙都对她佩服不已,在科室中获得了同事们毫不吝啬的赞许。

因为工作的原因,张肖对于孩子和家庭的陪伴,时间自然也因此少了许多。有一次,张肖的父亲因消化道大出血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发病的当天,张肖在医院值夜班,不能陪护父亲看病。以前的时候,家人对她的工作也有所埋怨,总觉得她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陪老人孩子。张肖的父亲在住院期间,得到了监护室和消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转危为安并康复出院,从那之后,家人对张肖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作为一名医生来说,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可能会牺牲一些个人时间,但这能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为更多的家庭带去希望”,张肖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休班也会来查房,因为自己负责的病人相对还是比较了解的,来看一下自己才比较放心。”难得的休息日,张肖也会从家里赶来医院,她和同事们会利用半天的时间来确认患者病情并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这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工作已成为一种习惯。虽然工作忙碌,但张肖却画着精致的淡妆,随时保持着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正如她所说:“良好的精神状态不仅能使自己心情愉悦,患者看到了也会如沐春风”。

每天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门诊、病房总能看到张肖忙碌的身影,对于张肖本人来说,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就是她从学生时代以来的梦想,也许有过许多辛苦,许多委屈,许多不理解,但她一直不忘初衷,一路坚持走了下来。自2012年入院以来,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面对患者,始终保持着一颗从医时的初心,将患者当成亲人朋友,牢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手机24小时开机,这是我们的职责”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能给予更多病人高质量的服务,在完成繁忙工作的同时,已是一位两岁孩子母亲的张肖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她努力精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今年她所在科室在科室主任王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许多临床实验和研究,作为研究人员之一的张肖为了时刻跟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机24小时不关机,以便随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及时给予处理,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试验结果的精准与权威。

“我们科室像我一样年轻的大夫很多,医院和科室给我们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王主任更是放手让我们大胆实践,所以现在的年轻大夫成长很快。”提起肿瘤科的王军业主任和同事们,张肖医生满是自豪与感激,如今科室在王主任的带领下,以青年医生为主力的肿瘤科更加充满活力和干劲,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为科室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张肖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态,她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对患者来说有时候就是一味对症的良药。张肖从点滴服务和细节服务做起,她视病人如亲人,待工作如朋友,赢得了患者的理解与尊重,同时收获了家人、同事、朋友们的支持与认可。

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像张肖这样工作在与病魔抗争第一线的青年医护人员还有很多,他们选择了医者这个职业,从此无怨无悔、倾尽全力,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他们不怕劳累,认真负责,平时工作繁重,压力大,甚至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但他们任劳任怨,因为他们肩负着神圣的健康使命;他们把无私的爱奉献给患者,为患者送去了健康和温暖,带去了勇气和希望,同时为千万家庭和社会带来了祥和与安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