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眼保健操到底有沒有用?#

這一靈魂拷問引發了熱議。

前幾日,在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上,防控近視成爲熱點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說,現在戴眼鏡的人越來越多,總體上呈現“小深高”的特點。

年齡越來越小,幼兒園就開始,犯病率越來越高,度數越來越深。

“眼保健操推行了很久爲什麼近視率還在上升?”“眼保健操到底有沒有用?”

對此,王寧利表示,眼保健操做對了,做準穴位了,做認真了,對緩解視疲勞,減少調節障礙絕對有用。

有人說防治近視的主戰場是學校,人羣是青少年。在他看來,主戰場是幼兒園,要關注學齡前。小學戴上眼鏡的孩子,其實根源在幼兒園。要做好學齡前,遠視的儲備。

點視頻↓↓↓

王寧利委員的回答引發衆多網友的回憶,不過關於眼保健操是否有用,很多人還是表示懷疑。

推行50多年的眼保健操,你還會做嗎?

“眼保健操開始,閉眼。第一節,揉天應穴。1,2,3,4......”這段經典的廣播聲音,可能是屬於好幾代人的回憶。

眼保健操的推行起源於1961年北京市一次中小學生的視力普查,結果不容樂觀。北京市教育局和市防疫站趕緊成立了一個“保護視力辦公室”。

爲尋求良策,辦公室的負責人打聽到有位老師爲了治療自己和孩子的高度近視,結合中醫學原理自創了一套眼保健操,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1963年,這套眼保健操開始在北京市幾個中小學試點,之後推廣至全市。1982年經教育部等十部委向全國推廣,逐漸成爲一項全民運動。

還記得你做眼保健操的樣子嗎?

是這樣的

還是這樣?

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問世,從原來的四節增加到六節,按摩的部位涉及攢竹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陽穴、風池穴和耳垂。

最近幾年有不少地方推出了新型眼保健操,引起熱議的可能就是被網友們戲稱爲“翻白眼專業教程”的那版。

跟着動圖來感受一下

眼保健操,到底有沒有用?

近年來關於眼保健操的爭議聲音也越來越多,經常被拿出來質疑的一點是,世界上只有中國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國學生的近視率卻排世界第二。

去年某公號發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了這麼多年的眼保健操,其實根本沒用》。

網絡上對於眼保健操無效的言論,也經常引發討論。

眼保健操在原理上有沒有依據呢?

要想預防近視,就要弄清近視的成因。不良的用眼習慣、遺傳、營養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近視。

最常見的軸性近視是由於長期注視一個距離的東西,睫狀體處於緊張狀態,使得眼軸越來越長,光線進入眼肉內焦點無法成像到視網膜上,所以看到的東西也就模糊了。

眼保健操則主要依靠按摩與眼部疾病相關的穴位來刺激血液循環,起到眼部保健的目的,與鍛鍊能控制眼軸長度的睫狀肌並無直接關係,因此並不能治療近視。

但對於防護眼睛,眼保健操還是得到了官方認證。

2018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專題新聞發佈會上,爲受到質疑的眼保健操“正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稱,他們花了五年時間對眼保健操做了科學的評估。

研究認爲,眼保健操可以調節眼肌,緩解視疲勞,使用正確的方法做眼保健操確實對近視眼的防控有積極作用。

然而想僅僅靠每天五分鐘的眼保健操就遠離眼鏡是不大可能的,戶外運動和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對於眼睛的保護也是必不可少的。

權威科學雜誌《Nature》曾經發表重磅文章指出:基因和看書都不是近視的主要成因,不喜歡從事戶外活動的人面臨着更大的近視眼威脅。

去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近視防治指南》也提出,戶外活動時間與近視的發病率和進展量呈負相關。

不管怎樣

在青少年近視高發,

成年人普遍低頭族的今天,

學聯君十分懷念

每天被督促着做眼保健操的日子。

這裏奉上

周杰倫版眼保健操示範

一起重溫一下

探天應穴

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接左右眉頭下面的上眶角處。其他四指散開彎曲如弓狀,支在前額上,按探面不要大。

擠按睛明穴

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後向上擠。

揉四白穴

先以左右食指與中指併攏,放在靠近鼻翼兩側,大拇指支撐在下齶骨凹陷處,然後放下中指,在面頰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動,按揉麪不要太大。

按太陽穴

輪刮眼眶

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按住太陽穴,以左右食指第二節內側面輪刮眼眶上下一圈,上側從眉頭開始,到眉梢爲止,下面從內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後下,輪刮上下一圈。

你做了多少年的眼保健操?

你覺得有用嗎?

來源:中國之聲(ID:zgzs001)、中國日報(ID:CHINADAILYWX)、壹讀(ID:yiduiread)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