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聞網10月8日訊 (記者 潘鳳娟 通訊員 王公雯) 日前,由臨沂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臨沂日報報業集團、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廣播電視臺等七家部門聯合組織的“臨沂好人”評選結果揭曉,8位市民榮登“臨沂好人”榜。

據悉,本次評選活動,各縣區、各市直部門共推薦候選,組委會經過初審、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確定韓祥軍(誠實守信類)、曲垠丞(見義勇爲類)、劉春雷(敬業奉獻類)、閆佩秋(敬業奉獻類)、王廣芳(孝老愛親類)、吳海燕(孝老愛親類)、王文傑(助人爲樂類)、姚 磊(助人爲樂類)8人爲10月份“臨沂好人”。

誠實守信-韓祥軍:退伍軍人轉型“職業農民”用技術和誠信實現農業現代化

韓祥軍,1978年5月出生,臨沂市河東區相公街道辦事處孫旺村村民,是一名退伍軍人。

韓祥軍參加全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會

2004年退役後,韓祥軍同合夥人在河東區太平街道辦事處流轉土地266畝,專業從事水稻、小麥種植與技術推廣。針對多年來零散亂的傳統農業種植模式導致的農業創新能力不強,信息化程度低,他南上江蘇,北上黑龍江,學習考察新的種植模式,當年就創造性的實現了水稻機械化插秧。通過五年來不斷地改進技術,他的種植基地先後被區農業局和區農機局樹爲示範基地,同時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爲河東區的糧食生產做出了積極貢獻。

8年的部隊生活,練就了韓祥軍“勇當排頭兵,凡事爭先鋒”的性格。他以充當“先鋒模範”的性格,在推廣和發展農業現代化這條道路上不斷前行,並帶動和影響了一批農戶。現在的韓祥軍和他創辦的河東區合勝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已經成爲河東區農業現代化的標杆,引領廣大農戶在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見義勇爲-曲垠丞:單膝跪地救人,義舉感動全城

曲垠丞,男,1989年3月出生,臨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平邑大隊城區一中隊副中隊長。要不是被媒體報道,曲垠丞怎麼也想不到,一時間自己竟然成了“網紅”——平邑交警曲垠丞單膝跪地救人的事蹟被網絡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後,在市民當中傳爲佳話。

曲垠丞高溫跪地救人視頻截圖

7月24日11時30許,在臨沂市平邑縣漢闕路老縣醫院附近路段,一位中年婦女駕駛電動三輪車與其他車輛發生碰撞,婦女被從三輪車內甩出,躺在路上不停呻吟。此時,曲垠丞巡邏路過,見此情景趕緊停下警車,一邊快步跑到傷者面前詢問查看傷情一邊撥打120急救電話。

時值正午,暑氣旺盛、天氣燥熱,近40℃地表溫度和不停呻吟的傷者讓曲垠丞萬分焦急,當他再一次小心翼翼試圖扶起傷者時,傷者因爲疼痛不停地抽氣,兩眼直翻白。可是,路面太熱,傷者一直這樣躺着會受到二次傷害!情急之下,曲垠丞單膝跪地,攙扶起傷者的上身,用大腿給其當靠背減輕痛苦。這一跪,跪了20多分鐘,直到救護車趕來,他又強忍疲憊和救護人員一起將傷者抬上了救護車。

敬業奉獻-劉春雷:方便麪”書記用30年汗水換取羣衆幸福

劉春雷,1967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臨沂市蘭山區蘭山街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所長。從1988年到2018年,他默默奮戰在最基層;從工商所到食藥監所,再到第一書記,他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穩健;從21歲到51歲,他用奉獻書寫着自己無悔的青春。

劉春雷

從1988年到2018年,劉春雷在最基層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了自己30年的青春。30年來,劉春雷榮立功5次(個人三等功3次,集體三等功2次),獲得的獎項證書摞起來比他的身高還要高許多。所有的榮譽讓他更加時刻謹記一名黨員的使命和責任,用心用力發揮好黨員表率作,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羣衆的幸福指數。

敬業奉獻-閆佩秋:42年如一日守護師生

閆佩秋,194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臨沂市平邑縣溫水求賢希望小學校工。

閆佩秋正往教師辦公室裏送水

他是一位守護學校42年的校工,紮根鄉村雖然清貧,但對孩子們卻出奇的“大方”;他是一位“特殊病人”,數次住進醫院,仍堅守崗位,站成了學校的“地標”;他15歲便是孤兒,卻把關愛灑向學生,用點滴真情和奉獻滋養幼苗茁壯成長。42個春秋,一萬五千多個日日夜夜,閆佩秋把工作繫於自己的生命的年輪,以最樸實的方式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和價值。

孝老愛親-王廣芳:用孝與愛點亮不滅的長明燈

王廣芳,1973年3月出生,臨沂市臨沭縣石門鎮大羽泉社區居民。有人說:“天下婆媳最難處”,而好兒媳王廣芳,卻在丈夫患病去世後,多年貼身照顧白內障婆婆,事無鉅細,比親生女兒還貼心,讓人感受到婆媳之間濃濃的親情!

王廣芳

王廣芳和丈夫結婚後,生活幸福美滿,兒子的出生使這個家庭更加其樂融融。可沒想到的是,2011年,丈夫不幸查出尿毒症,花去了12萬多,使得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3年,無論王廣芳如何努力,丈夫還是沒能抵抗住無情的病魔。丈夫的去世,使王廣芳幾度崩潰,但是看着年邁的公婆和正在讀書的兒子,她選擇了承受住沉重的生活壓力和高血壓、高血糖等病痛的折磨,拒絕了家人勸她帶着兒子離開的建議,毅然撐起了這個破敗不堪的家。

孝老愛親-吳海燕:養女“反哺” 用愛撐起一個家

吳海燕,1976年3月出生,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馬山村村民。40年前,她是老吳兩口撿回的一個被遺棄在襁褓中的女嬰;40年後,她像海燕一樣,直面生活的困難,用自己堅定的信念、不變的孝心和勤勞的雙手反哺父母撐起整個家。

吳海燕生活照

養父突然病倒,讓吳海燕不得不放棄了工作,20多年來,她對毫無血緣關係的養父母不離不棄,用無私的愛,悉心照料生病臥牀的養父;災難一次次向她襲來,她頑強面對,依然含辛茹苦養家餬口,用柔弱的雙肩爲他們撐起了家。她用無私的愛詮釋人間至孝,用烏鴉反哺的情義回饋父母的養育之恩,用行動傳承着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助人爲樂-王文傑:十多年致力慈善 用手中筆桿弘揚正能量

王文傑,男,1976年10月出生,臨沂市臨沭縣大興鎮幼兒園教師,臨沭縣愛心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從2001年起,一直致力慈善、關注困難羣體,用手中筆桿弘揚社會正能量。

王文傑(右一)關心”鋼鐵男孩“鞠興浩的成長

多年來,作爲一名慈善助學志願者,王文傑通過媒體,利用微信、微博、今日頭條、QQ等網絡平臺,發表了“三病兩幼”特殊家庭、救助白血病患兒、助尋失散兒童、愛心不失聯“不忘初心 握住老兵的手”、“情暖夕陽紅”、“愛心助餐”送進臨沭敬老院、公益騎行宣傳“世界無車日”等200多次(篇)的愛心策劃活動或倡議等;經過他的積極倡議和組織,全縣各界愛心力量先後開展各種捐助活動50多次,救助30多戶貧困家庭,受助人數達到120餘人,累計捐助款物價值35萬餘元。

助人爲樂-姚磊:獻血達人的鐵骨擔當

姚磊,1976年6月出生,臨沂市郯城縣紀委駕駛員。“如果我的鮮血可以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這應該是我生命中做的最有意義的事,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我責無旁貸。”說出這句話時,姚磊的神態和他的語氣一樣堅定,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擔當,用沉甸甸的承諾給了別人一份生的希望。

姚磊(中)所在單位爲其舉辦歡送儀式

姚磊是郯城縣紀檢監察戰線上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也是一名光榮的退伍軍人。2015年7月,他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爲了一名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18年6月20日,姚磊作爲捐獻造血幹細胞郯城縣第7人,臨沂市第59人,住進了濟南省立醫院。連續5天注射動員劑,6月25日經過5個小時的採集,姚磊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由紅十字會第一時間送到了患者那裏,成功挽救了一名22歲如花女孩的生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