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到2020年,实现氢能规模化应用起步;到2025年,形成氢能和燃料电池支柱产业。7月27日,在株洲·中国动力谷氢能产业峰会上,市发改委正式发布《株洲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加快全产业链布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株洲是全国唯一有核心“三电”产业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产品解决了金属的耐腐蚀难题,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而且体积小、重量轻,其理论寿命可达5000小时以上,符合美国能源部装车要求。”在株洲·中国动力谷氢能产业峰会上,湖南振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双极板氢燃料电堆产品,受到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氢能是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的重点方向,氢燃料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无人机、船舶、潜艇等交通领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氢能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早布局,早抢跑。依托中国中车、中车时代电动、北汽以及5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等企业形成的坚实制造业基础,株洲成为全国唯一有核心“三电”(电池、电控、电机)产业的城市。同时,本土企业在核心零部件上,尤其氢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技术,包括电解质薄膜和催化剂技术的自主研发,有望打破国外对重点领域的垄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市发改委主任向平介绍,目前我市正加快制氢装备、制氢、供氢、氢燃料电池、整车、加氢站等氢能全产业链布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未来全产业链工业产值达800亿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株洲氢能产业未来如何布局?向平介绍,根据《株洲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我市将充分发挥三大动力产业链优势,推动延链、强链、引链、补链,集中突破关键瓶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氢能应用和燃料电池技术链与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将株洲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全产业链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及氢能应用示范标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规划提出,以河西高科园和清水塘生态工业新城为重点,分别打造“株洲高新区氢能源示范生态产业园”和“清水塘生态工业新城氢燃料电池汽车创新示范产业园”。到2025年,形成氢能和燃料电池支柱产业,建成加氢站8座至10座,燃料电池公交大巴生产能力10000辆\u002F年,燃料电池乘用车生产能力10万辆\u002F年,长株潭城市群公交运营燃料电池车辆5000辆,全产业链工业产值达到800亿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株洲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的指导。毛宗强在峰会上建议,株洲发展氢能要考虑氢的全方位应用,夯实氢能设施,特别是要先把加氢站建设起来,这样株洲氢能产业的发展才能“氢车熟路”,抢占行业发展新的制高点。(株洲日报记者 廖喜张 通讯员\u002F王黎黎)\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90296519052544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