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動報道:

共享單車的出現爲無數人帶來了便利,在城市的短途出行中爲人提供了一個更便利的交通方式,2016年共享單車一度迅速擴張發展,給王慶坨鎮帶來短暫的瘋狂,給本該逐步縮減的低端自行車產業彷彿被打了一針雞血,重新煥發生命力。

然而,好景不長在2017年後半年共享單車開始進入衰敗期,不少單車企業隨之倒閉,王慶坨鎮人發現:寒冬的日子似乎比以前更冷……

王慶坨鎮從“瘋狂”到“垂暮”

王慶坨,位於天津武清區,號稱“中國自行車第一鎮”,有近600家自行車企業聚集在這個小鎮,單車以量大、價格低廉而著稱。在輝煌的2010年,全鎮的自行車年產銷量佔據全國產銷量的1/8。

在2016年,受資本追捧的共享單車突然爆紅,頭頂“中國自行車第一鎮”名號的王慶坨,成爲共享單車運營方造車的製造基地。比如:ofo、摩拜、小藍、小鳴激戰正酣,共享單車訂單如雪花般飛入王慶坨,甚至有外地人跑到王慶坨開起了自行車廠,整個王慶坨鎮就像打了雞血,工人的工資也是普遍翻了兩成。

據數據顯示,2016年,全行業累計投放單車約200萬輛,覆蓋城市33座;到2017年上述兩個指標大幅增長至2300萬輛、200座城市。這一年,自行車產業佔據王慶坨全鎮GDP的75%。

但是巔峯之後,小鎮跟自行車行業一起開始走下坡路,從去年8月以來情況急轉直下,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南京等衆多一二線城市宣佈禁止繼續投放共享單車,市場“上已封頂”的效應也在王慶坨鎮及其周邊企業迅速擴散。

隨之而來的共享單車領域的後來者相繼宣告破產,有的共享單車公司拖欠錢款,也影響到自行車廠與供應商這兩個上游產業。可以說,共享單車就像一場龍捲風,來的快,去的也快。

不僅如此,同一片土地生存的大工廠,也受到了王慶坨工廠的影響開始接單謹慎小心。在2017年4月,ofo宣佈與全球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富士達簽署戰略合作,每年將獲得富士達超過1000萬的單車產能。

如今隨着ofo資金鍊告急、挪用押金、拖欠供應商貨款等消息不斷爆出,富士達工廠裏已經沒有小黃車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當下迅猛發力的哈羅單車。

總之,現在共享單車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不知“中國自行車第一鎮”將會如何轉型實現自救,不過,也相信很多人期盼着“中國自行車第一鎮”在能火爆下去,因爲共享模式給人們的生活出行的確帶來很多便利。

來源:線上採編,如涉及版權問題或者尋求報道,請及時聯繫歐界傳媒網 o2ojie.com!

界動傳媒丨Jie Mobile,

互聯網財經界動態透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