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映還不滿3天,票房就已經突破8億大關。

截止到7日下6點數據

這部改編自國內真人真事的第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醫藥電影,瞬間看疼了無數人的心。

電影結束之後,很多人都是哭着聽着歌,看完最後的字幕才走出影院,看過了電影,聽懂了歌,才發現:活着很難,但是活着真好!

真實、剋制、悲傷,這是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它把中國人關於疾病和貧窮的故事搬到熒幕上,讓你雖然深處熒幕外,依舊能與劇中主演一起感受生死,併爲之落淚。

其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角色,莫過於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了。

《我不是藥神》的口碑爆棚,同時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吐槽,稱其爲中國版《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我不是藥神》並不等於《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我不是藥神》講的是程勇機緣巧合下成爲了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給買不起瑞士正版藥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帶來了活下去的希望。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程勇從印度帶回了天價藥(格列寧)的仿製藥“印度格列寧”,並私自販賣,引起警方調查。從自私走向無私,爲病人的生存權而抗爭,最終被抓,贏得了尊嚴,多位角色的命運也因爲“藥”這一元素串聯,演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草根衆生相

其實這部電影是根據中國真實故事改編的,年僅34歲的陸勇被查出了可怕的疾病,很不幸他得了慢粒白血病,一類造血幹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只能靠藥物維持生命,而這種藥物奇貴無比,更不幸的是身爲工薪階層的他無力支付如此昂貴的藥費。

不堪經濟重負的他,無奈之下,只好找到了去印度買仿製藥的途徑,並將這種藥效可靠、價格便宜的仿製品介紹給病友。 當然這樣做是不被法律允許的,陸勇以“銷售假藥罪”被捕。

陸勇的遭遇贏得了廣泛的同情,1002 名癌症患者在聯名信上簽字爲他聲援。陸勇在看守所一共待了 135 天被釋放,一年後,檢方考慮到陸勇問題的特殊性,決定對陸勇不予起訴。雖然陸勇最終逃過了牢獄之災,但是留給他的問題仍然十分嚴峻。

看完《我不是藥神》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另外一部同題材的美國電影——《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放下吊瓶會沒命,放下公文包更會沒命

1986年的達拉斯,講述一個艾滋病晚期患者羅恩如何與病魔做鬥爭的故事。被確證爲艾滋病晚期,他並被告知只剩下30天的生命。他所服用的藥劑AZT是當時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唯一合法批准上市的一種艾滋病治療藥物,但遺憾的是這藥物讓他病情惡化的更快。

爲了能夠活下去,他開始研究各類未受當局批准的抗艾滋病藥物和替代療法,甚至非法走私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種抗艾滋病病藥物,不少病人找到了羅恩所在的醫院,並寄希望於羅恩能找到替代AZT的其他藥物以及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在羅恩的醫生Eve Saks以及一個變性異裝癖病友Rayon的幫助下,羅恩就這樣不經意間成立了一個叫“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組織。

合作初期的Rayon和羅恩

爲俱樂部會員提供更多替代AZT的藥物和療法,該俱樂部迅速受到全國各地病友的推崇,會員人數和藥物需求大幅增長,這引起了FDA和製藥商對羅恩的關注,並對其多方阻撓。羅恩最終於1992年9月12日去世,從他被確診只剩30天生命之日直至去世時他一共存活了7年時間,在這2557天中,他一直堅持不懈的與病魔、與FDA及製藥商進行異常艱苦的抗爭。

多情的Rayon

Rayon實際上是美國議員的兒子,Rayon家族擔心他的存在會丟了家族的顏面,一直拒絕幫助他,直到他死去。

《我不是藥神》並不等於《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最後一次並肩作戰

電影最後就會發現,這兩部反映同一現實題材的電影都是用盡可能輕鬆的方式來反應和揭露深刻的社會矛盾,這不關乎年代早晚,也不關乎國家是否發達以及制度是否完善,這樣深刻的社會問題一直都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只不過在你不生病的時候沒有發現而已。身處這個多樣的社會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被照顧的無微不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