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張貨郎,光棍漢一條,靠賣些針頭兒線腦兒爲生,一年四季無論嚴冬酷暑,常年奔走在鄉下。

這天,他走到一條大河邊,突然發現有隻像碗大的蛤蟆,“哇哇”叫着往後跳,不往前蹦,他覺着很奇怪。再仔細看看,嚇他一跳,原來草叢裏有條比茶碗還粗的蛇,正張着口把這隻蛤蟆往肚裏吸。張貨郎麻利地抽出扁擔,照準那蛇就往下夯,不料扁擔被一塊石頭擋了一下,那蛇“哧溜”一聲跑掉了。張貨郎回頭再看那隻蛤蟆,只見它也不跑,兩隻眼睛不錯珠地瞅着自己。張貨郎自言自語地說:“可憐的小生靈,你還是跟我走吧,要不再碰見那條蛇,你就沒命了。”說完把蛤蟆捧到貨筐裏,挑起擔子又繼續趕路了。

靈異故事:貨郎路遇蛇吞青蛙!打蛇之後惹禍!

張貨郎只覺得挑的擔子越走越輕飄,走到天黑也沒覺着累。他看天暗下來了,想找個地方過夜,可前不着村後不挨店,只好又走了一程。這時他發現不遠處有座破爛的山神廟,心想:就在這兒將就一夜算了,於是就進了廟門。廟裏一片漆黑,張貨郎用火鐮打着火,點起松明子四處一照,嚇了一跳:滿地盡是骷髏!他有心換個地方過夜,想想近處沒地方去,只好硬着頭皮住了下來。他把廟門用東西頂牢,靠着牆角鋪上棉墊子,往那兒一歪就睡下了。

半夜時分,“咔嚓”一聲炸雷把他驚醒了。接着就霹雷閃電不歇氣兒,把廟裏照得通亮。雷聲越來越緊,張貨郎心裏暗自琢磨:莫非蛤蟆是個精怪,做了壞事,要遭天譴了?如果真是這樣,我把它送出廟門,雷一定會把它劈死。想到這兒,他把廟門打開,把蛤蟆送出了廟門。但過了好一陣子,外面不聽有動靜。張貨郎心想,看來雷與蛤蟆毫無關係。再看那蛤蟆,正從外邊往廟裏翻呢,張貨郎忙又把它捧進了筐裏。

靈異故事:貨郎路遇蛇吞青蛙!打蛇之後惹禍!

又過了一陣,雷停雨住。這時,突然從廟的東牆角發出一道藍光,直朝張貨郎射來。張貨郎立刻覺得頭昏眼花,出氣困難。眼看他就支持不住了,突然從貨筐裏噴出一道白氣,頂住了藍光。兩道光相持了半個時辰,白氣漸漸弱下來。這時,突然又雷鳴電閃,藍光也消失了。藉着閃電的光亮,張貨郎往冒藍光的地方一看,大驚,有一條扁擔似的大蜈蚣,正在蠕動。張貨郎說:“孽種!看來廟裏死的人都是你害的,今天看你還往哪裏跑!”說着甩開扁擔,使勁砸了過去,一下子打個正着。這條大蜈蚣翻騰了幾下就不動了。他過去看看,發現牆縫裏有東西,拉出來一瞅,是個小包袱,裏邊包的盡是金銀首飾。張貨郎想:這包袱的主人定是蜈蚣給害死了。我若不是筐裏放出的那道白氣相救,小命也得扔到這裏,一擔貨物也得留給別人。正想着,忽聽身後有人叫他:“恩公,你真勇敢,爲百姓除了一害。不要小看這隻蜈蚣,它至少有一千年道行。要不是雷電威脅着它,它,咱都得死在這裏。”張貨郎回頭一看,說話的是位少女,要多漂亮有多漂亮。他喫驚地問:“你是誰?”少女說:“我是你救下的那隻青蛙呀。因爲無法報答你的恩情,只有變成蛙女以身相許,願燒茶煮飯伺候你。不知恩公意下如何?”張貨郎愣了半晌才說:“雖然我救了你,可你也救了我呀!

靈異故事:貨郎路遇蛇吞青蛙!打蛇之後惹禍!

如果你不嫌我貧寒,情願與你結爲夫妻。”倆人就插草爲香,拜了天地。

第二天,蛙女說:“咱倆既已成了夫妻,總得有個家呀。把那包首飾變賣了,買幾間房子。再把蜈蚣的眼珠摳下來,那是無價之寶,留着以後用錢時再賣。”張貨郎按蛙女說的去辦,買了三間房子,又買了些用的東西,小兩口恩恩愛愛過起日子。一天,張貨郎賣完貨剛進家,只見一條大蛇正要吞一隻蛤蟆。他知道蛤蟆就是蛙女,拿起扁擔上前去救,就聽蛤蟆說:“張郎快走,不要管我!”

這時,蛇也說話了:“貨郎,前些時我在河邊向蛙精求婚,它不答應,我要吞了它,不料被你給攪了。今天蛙精答應我的婚事便罷,如若不然,讓你倆都死在眼前。”說着“唆”的一下,將身子緊緊地纏在張貨郎身上,還張口吸着蛤蟆,不讓它跑掉。張貨郎忽然想起自己腰裏有把防身短刀,急忙將刀拔出,猛地紮在蛇肚子上。蛇疼得要逃竄,就聽“哧哧啦啦”一陣響,肚子被刀破開。蛇滾在地上撲騰了一會兒,就不動了。蛤蟆又恢復了人形,變成蛙女,撲到張貨郎的懷裏流着淚說:“感謝你又救了我一次!兩次救命之恩,今生今世也報答不完!”張貨郎說:“患難夫妻,還說什麼感謝報恩的話呢!算來咱倆也算爲百姓除了兩害,做了兩件好事呀!以後只求日子過得安穩就好。”蛙女沒有接腔兒,卻岔開了話題:“蛇精的眼睛也是無價之寶,快把它摳下來,日後必有大用。”

張貨郎就把蛇精眼睛摳下,保存起來。

一年後,蛙女生了個胖小子,起名叫張貴,兩日子愛如掌上明珠。

又過了二年,一天蛙女突然流着淚對張貨郎說:“他爹,爲妻要走了。我父母前幾天催我回家,若再不走,父親就會處死我的。

我走後,你要好好照看孩子,讓他好好唸書,日後定會考取功名。”張貨郎哪肯捨得讓蛙女走呢,他們又來到那條大河旁,蛙女親了親孩子,轉身跳進河裏,一眨眼就沒影了。蛙女走後,張貨郎把蜈蚣精和蛇精的眼睛拿出來,賣了好多銀子,蓋了一座大宅院。

張貴大了些,張貨郎就按照蛙女的囑咐,請了最好的教書先生,教孩子唸書。

張貴聰明過人,十二歲中舉,十六歲就中了頭名狀元。回家祭祖時。母親沒墳頭兒,張貨郎就領兒子到河邊去祭。父子倆正哭着,河水一翻花,蛙女從河裏走了出來,還是那麼年輕貌美。張貴不認識,張貨郎一眼就認出是自己的妻子。張貨郎拉着張貴的手說:“孩子快看,這就是你娘。”一家三口相見,悲喜交加,訴說離別之情。

過了一會兒,蛙女要走,就囑咐張貴說:“孩子,以後當官要清正,多爲百姓着想。另外,你爹一個人孤單,叫他再續絃給你娶個後孃,到老了他們也好有個照應。以後,你們不要到這兒來找我了,我已搬到別處去了。想永遠和你們在一起會遭天譴,我們全家都得死,今後只能不再相見。”說完跳進河裏就不見了。

後來張貴爲官清廉,替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張貨郎又娶了個賢惠的妻子,老兩口相互照應,安度晚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