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那麼痛恨皇帝,爲何他駕崩後,眼裏會有眼淚。

文/談先生

將“甄嬛傳”看到大結局的小夥伴們一定發現了最後幾集當中,雍正皇帝已經病入膏肓,甄嬛等人也是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的陪伴在皇帝左右。從表面上看,甄嬛一直是在盡心竭力的照顧皇帝,但甄嬛卻遣走了所有殿前侍奉下人。甄嬛一個人一邊照顧皇帝的飲食起居,一邊故意提起皇帝的嬪妃給皇帝戴了“綠帽子”的事情,以及其他讓皇帝發怒事情。之後,皇帝突然想要再聽甄嬛稱呼自己一聲“四郎”,甄嬛想也沒想就一口回絕了。

甄嬛對皇帝的愛早就已經在家人入獄、自己被迫離宮的時候就已經消耗殆盡。隨後,甄嬛又想起了早已離世多年的沈眉莊,自己還未出生就已經胎死腹中的孩子,自己曾在獄中受苦的家人,還有自己曾經愛過的果親王,還有爲果親王殉情而死的妹妹……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都是源於皇帝。君王一怒,普通人的性命都只是草菅。

皇帝是在悲憤中活活被氣死的,死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怨恨和不甘。足以證明甄嬛真的是恨急了皇帝,根本就不想讓皇帝安安靜靜的死去,她也想要皇帝淺嘗一下自己經歷這些事情時的痛苦。

甄嬛原本應該有一個理想生活,初進皇宮的甄嬛天真爛漫,那時的她一心只有對皇帝的愛意,只有對皇帝的信任,那時的她身邊還有沈眉莊和安陵容的陪伴;後來,歷經喪子之痛,她第一次體會到了那種痛到骨頭裏的痛苦,也看清了眼前的這位君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於是她心灰意冷,決心不再捲入眼前的紛爭;出宮之後,宮外生活雖然清苦,但卻有少有的自由,還有果親王的陪伴,一切本來都在朝着平和的方向發展,但最終還是再次被皇帝打破;再次回宮之後,甄嬛其實只是爲了自己還在獄中的家人和腹中的孩子,早已對皇帝再無其他的幻想,只有無窮無盡的厭惡。

皇帝重病,不久就將離世!但甄嬛怎麼可能讓他就這樣輕易的離開,這個人欠了她人命,欠了她青春,欠了她快樂……如此深沉的恨意,怎麼可能會讓皇帝就此得過且過。可是,在雍正皇帝真正死了之後,甄嬛還是哭了。那麼她又在哭什麼呢?

記得甄嬛在劇裏曾經有多次痛哭,其中一次是甄嬛在無意之中得知皇帝只是將她當成了純元皇后的替代品;另一次是甄嬛失去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心痛至極的流淚;再有一次,是自己的好朋友沈眉莊離世時的痛哭;再有,就是她親手殺死果親王時的痛哭;再後來就是皇帝離世時候的痛哭了。如果說前面幾次甄嬛的哭泣大都目的單純,多是單純的爲了某個人、某件事而傷心流淚,那麼而這最後一次,則是爲了甄嬛自己。

甄嬛的一生經歷了太多的“玩笑”,她最初一心之心與皇帝舉案齊眉,即便不是皇帝的正妻,也非常滿足當時的生活,但皇帝卻一再讓她傷心難過,一再讓她失望之極;後來甄嬛被迫離宮之後,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過一點自己的生活。

後來,甄嬛遇見了果親王,可卻意外得知果親王的死訊,甄嬛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懷着孩子,又無依無靠,只能選擇回到皇宮苟且偷生,當甄嬛回宮已成定局,果親王再次出現,但一切以無法挽回。後來,皇帝更是借甄嬛之手殺掉了果親王,這又一次給了甄嬛致命的打擊,本就愛而不得,只能各自安好。這下可好,甄嬛歷經此事,對於雍正皇帝早已燃起殺心。

隨着沈眉莊的離世,果親王的離世,甄嬛早已經對皇帝心灰意冷,日日面對皇帝噁心的面孔自然難受。老皇帝的死帶走了甄嬛與舊事的最後一絲聯繫,她既恨皇帝的所作所爲,但又哀嘆皇帝的離開帶走了與舊人、舊事唯一有關聯的事物,沈眉莊、果郡王……都離她越來越遠,愛人、朋友都已經離去,獨剩她一人,她是在哭自己的悲哀;同時,在皇帝還活着的時候,甄嬛要隨時準備應對來自皇帝的各種猜疑,應對其他人的陷害,那是的她哪敢哭得如此放肆?如今,皇帝已死,甄嬛的身心都得到了解脫,現在的哭泣對她來說是徹底放鬆,更是對自己的一次放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