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捲18個省600多座城,死亡人數近1億,恐怖的晚清起義莫過於此。

文/談先生

作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最初的統治者只是來自長城外的一個少數名族,歷經幾百年的發展最終成爲了可以與當時的大明王朝抗衡的部族,之後隨着清兵入關,滿族的祖先終於統治了漢人,繼元朝之後,漢族的中原地區再一次成爲了少數民族的天下。

在經歷了康乾盛世的大清王朝逐漸走向了衰落。時間到達了18世紀末期,清朝的統治逐漸走向了沒落,再加上西方列強的入侵,內憂外患的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爲恐怖的一次農民起義,而這場起義徹底的將大清王朝的統治送入了地獄,那麼這到底是一場怎樣的農民起義呢?這場起義對當時的中國究竟有怎樣的影響呢?

農民起義的火種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從當最初的陳勝吳廣大澤鄉農民起義,到隋朝末期的瓦崗寨農民起義,再到南北宋時期的水泊梁山等等,但是無論是以什麼爲目的農民起義都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這場農民起義也不例外,太平天國作爲中國歷史上最爲恐怖的一場農民起義,也是最後一場農民起義,雖然影響了當時中國歷史的進程,但是仍然擺脫不了它最終失敗的命運,那麼這場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爲什麼會以失敗而告終呢?這件事情我們還得從太平天國的領袖們開始說起。

提起太平天國運動,我們不得不提起一個歷史人物——洪秀全,作爲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袖,洪秀全也只是一個命運坎坷的落魄讀書人,他遠遠沒有范進那麼幸運,最終可以考上舉人,參加科舉考試20餘年的他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童生,是一個連書生算上的落榜秀才,但是這樣一個人卻領導了中國歷史上影響範圍最廣的農民起義。

洪秀全成爲農民起義的領袖其實是一個巧合,屢試不第的他在回鄉之時,得到了一本宣傳西方基督教的小冊子,在這本宣傳冊上裏大肆宣揚上帝的神威,而或許是由於心中某些隱祕的幻想,回到家的洪秀全晚上做夢夢到至高無上的上帝告訴自己,他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配來拯救人間的,他可以領到老百姓們獲得新生。

在一個如此荒唐的夢境的指引下,本就已經對統治階級心灰意冷的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教,打着宗教的名義大肆吸收信徒,最後發展成中國南方一股令當時的朝廷也爲之側目的勢力。

時機成熟後,洪秀全帶領着一羣毫不知情的窮苦大衆們走上了起義的道路,由於這場農民起義爲當時的滿目黑暗的中國農民了一條出路,於是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了這場起義,在這個如火如荼的起義中,有無數的起義者倒下了,同時在這場血與火的戰爭中,又有着無數的起義者們前赴後繼,爲了自己的生活不斷奮鬥。

最終,太平天國攻佔了南京城,與當時的清朝隔着長江南北對峙,但是好景不長,由於太平天國的統治者們沉溺於自己奢侈的生活和對權力的爭奪,天平天國內部越來越混亂,最終這場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與者最多,同樣也是最爲殘酷的農民起義在清朝統治者和西方外來勢力的聯合絞殺下,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但是,無論最終的結局如何,太平天國的運動也是有着它的一定歷史意義和價值的,那麼它到底具有怎樣的價值呢?讓我們一起來說一下吧。這場加速了清王朝滅亡的運動,爲當時黑暗的中國社會照亮了一絲的曙光,他讓無數的中國百姓開始反抗清朝的統治,同時他也告訴我們,靠着弄虛作假,坑蒙拐騙拉起來的沒有組織性和紀律性的隊伍是無法拯救當時的中國的,真正能拯救中國的也不是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中國農民。

其實,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運動從他的開始別已經決定了他失敗的結局,沒有一個靠譜的領導者,只是靠着忽悠愚弄無知百姓而開始的農民起義是一定會失敗的,因爲這些人不知道如何治理江山,也不知道如何可以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雖然這場農民起義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由於沒有正確的領導,這場起義最終失敗了,如此的可悲又是如此的令人惋惜,我們應該從這場起義中學到更多的爲人處世的道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