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盛夏时节,热浪滚滚,暑气袭人。记者在太和县三塔镇李陈村看到,农民种植花椒树的激情就像当前的天气一样火热。放眼望去,500亩花椒树长势喜人,20个花椒育苗大棚排列整齐。这个新兴的花椒种植基地,正以勃勃生机向人们展示着产业调整给当地农村带来的新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苗子长得好,今年八九月份就能结果。”走进闷热的育苗大棚,村民王恒林正在查看花椒苗的生长情况,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他告诉记者,种植花椒比庄稼有讲究,从施肥浇水到除草打药,每天都必须要查看一下,现在天气炎热更是要注意浇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起种植花椒树,王恒林滔滔不绝。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再加上去年刚刚学习的新技术,让他对花椒种植胸有成竹。“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花椒树的好处有很多,效益高就是其中之一。”王恒林对记者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7.5元一斤的市场价来算,今年第一年结果,一亩地预计收成500斤,那就是3750元。”王恒林说,这也只是第一年的收益,花椒树是一年种树、多年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椒树的产量也会增加,一般第二年亩产可达1000斤,第三年进入丰收期,亩产可达3000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花椒籽可以榨油,花椒壳可以做佐料,花椒叶用来做调味品,花椒梗粉碎后做成菌包,可以用来种羊肚菌、灵芝等,使用后的菌包最终又可以做成有机肥。”在王恒林看来,花椒树全身都是宝,用途多元而且需求量大。目前,李陈村已经与四川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销售订单,“有了销路,发展不愁,收入也就有了保障,咱干起活来劲头更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李陈村党总支书记王超介绍,近几年,该村一直在谋划农业产业,希望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经过多次考察,花椒种植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如今,李陈村成立了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租金从村民手中流转了近千亩土地,花椒种植从一开始就走上了规模发展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有的500亩花椒基地是今年种植的,村委会也拿出30万元,与村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王超介绍,按照协议,合作社把收益总额的5%作为分红,交给村委会,作为村集体产业收入,用于村里基础设施投入、乡风文明建设等。“按照这一思路发展,种植花椒不仅能迅速提升我们村‘造血致富’的能力,增加群众收入,也扩大了林地面积,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将带来经济、生态、社会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眼下,连片的花椒树一天天长大结果,村民们看到了效益,更提升了信心。下一步,李陈村计划继续扩大花椒种植面积,打造花椒产业基地,到2020年将把花椒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亩;通过“合作社+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指导群众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科学栽培花椒,共同走上致富之路。“结合花椒种植实际规模,我们还计划建设一座高标准花椒烘干厂房和一座冷库,通过深加工开发花椒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于未来,王超满怀憧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刘铭\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9930356040012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