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故 事

/

Vol. 464

緬甸中國玉商的故事。

“有一次我淘到一塊原石,二十萬買出來就切了,結果一下切漲,馬上一百五十萬賣掉了。買家是一個廣州的老闆,他把石頭拿回去做了很多手鐲,直接賣到了四百萬的價!好貨富三家嘛。”

———— 緬甸賭石人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林繼湘

這個幸運切漲的賭石人,叫林繼湘,已在緬甸賭石十二年。

翡翠貿易尤其是原石貿易,三分眼力,七分運氣,即使是行家也很難僅從一塊原石的外皮,完全窺透內裏乾坤。賭石界有一句話叫“神仙難斷寸玉”,哪怕你用CT或MRI探查,也無法斷定裏面是寶玉還是廢料,所以全在一個“賭”字。賭石人憑經驗,觀察皮殼,估算價格,買回來一刀切開可能裏面色好水足,價值成百上千萬,也可能無色無水,一文不值,瞬間賠得血本無歸,一刀窮,一刀富,一刀披麻布。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雖然賭石如賭命,高風險讓股票、地產等冒險交易相形見絀,但一夜暴富的致命吸引,依然讓無數人甘願一試。

2006年,林繼湘湊了九萬塊錢,第一次去了緬甸。當地環境惡劣,動輒45度的高溫,很多緬甸人都喫不消,而且喫住都特別差,但那一次,林繼湘硬生生呆了兩個月,每天四處淘石頭。直到有一天他進到一個當地的加工廠,當時有一塊玉石剛剛切好,但貨主不在,林繼湘看中了那塊玉石,心裏估摸着值三四萬塊錢,詢問之下,對方開價一百萬緬幣,相當於七千塊人民幣,林繼湘找了個行家幫他砍價,最後只花了兩千人民幣就把石頭拿下了。

這塊石頭帶回中國後,一下賣到了五萬塊,加上同時帶回來的幾塊石頭,林繼湘的首次徵緬,就淨賺三十萬。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林繼湘的好運氣。

有人輸得血本無歸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週記是林繼湘的朋友,早前做普洱茶掙了很多錢,看到很多人去緬甸賭石發了財,他也心動了。不顧家人反對,週記單槍匹馬闖緬甸,在緬甸花了一百多萬買了一塊石頭,滿心期待着切漲後狂賺一筆。沒想到石頭運出來後卻被人調了包,換出來的石頭才值五六萬,週記心急如焚,跑到緬甸去找人,哪裏還找得到,眼睜睜看着一百多萬打了水漂,他初戰就迎頭遭了這一悶棍,再也沒緩過來。

林繼湘:“有三四年沒他消息了,可能又回去做茶了吧。”

其實像週記這樣只是輸得血本無歸的,還算好一點的,還有人借了很多高利貸,一併虧了,真正是沒了活路,常有賭石者跳樓,大家也是見怪不怪了。

也有人賭漲一夜暴富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成交價1.08億

老六是個華僑克欽小夥,平時在瑞麗做點石頭介紹生意,收入僅夠喫飯,一窮二白。後來他一家人都去了緬甸礦場,在那裏幫人挖石頭,也想自己碰碰運氣。沒想到還真讓老六弄到一塊石頭。

林繼湘:“那塊石頭砂細、均勻,上面還有一條蟒紋。”

這塊石頭是老六26000塊買的,林繼湘找了兩個朋友加上自己與老六,分成四股,一共六萬塊買下這塊石頭切了,幸運地一下切漲。從26000到36000,再到六萬、八萬、30萬,這塊石頭最終以40萬的價格賣出,買下料子的平洲老闆將這塊石頭做成成品賣到了90萬!老六賺到了10萬塊,較比以前,日子也算是天壤之別了。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老六因爲賭漲一玉發家致富,而老劉則因爲賭漲一玉東山再起。老劉之前做紅木生意,聽說了太多一賭贏萬金的故事,一時興起也玩起了賭石。他弄到一塊莫灣基場口的石頭,買入時花了13萬,剛買下來不久,受緬甸內戰影響,老劉的工廠受到衝擊,不光工廠裝備被偷被搶,就連購買的5批價值不菲的紅木,也被當地政府強行沒收。

損失慘重,而且還欠着上游商家的58萬貨款,老劉被嚇得天天躲在出租屋裏,不敢出門。但還是被闖進門催債的人手持鋼管一通狠揍,打斷了兩根肋骨,對方揚言再不還錢會直接廢掉他一條腿。老劉想跑路,收拾東西時看到了之前買的石頭,因爲帶不走就直接切了。

林繼湘:“沒想到他那塊石頭出了春帶彩,可以做50支春帶彩手鐲,一下漲到了一百五十萬。”

最後老劉這塊石頭賣到了168萬,還清債務後,藉助剩下的一百多萬作爲創業資金,工廠才又活了過來。當然,像老六和老劉這樣的幸運者,終究不多,人常說賭石十有九輸,賭石者不光拿着身家財產在賭,還得在緬甸這樣的戰亂國家玩命。賭石,更像是一場瘋子的遊戲。

交保護費的中國賭石者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像林繼湘這樣的賭石者,在緬甸有幾個渠道買石頭:第一個是緬甸的國家公盤投標;第二個是從帕敢的賭石者那裏拿一些;還有緬甸的玉石廠也不時能淘到不錯的石頭;還有一個渠道就是他們會在當地養三五個也木西(緬甸撿玉人),這些也木西處於緬甸玉石生存鏈的最底層,都非常窮,而且70%與毒品有染,中國玉商們每個月會給他們三五百塊錢,這樣他們撿到什麼石頭就會直接送過來。

林繼湘:“不過也木西手裏基本不會有太好的貨,畢竟玉石場早都被大公司篩選了至少三到五次,纔有他們去撿漏的機會。”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拿貨渠道不一,賭石者們就不得不去往緬甸的不同地方,但是緬甸軍閥割據,政局不穩,緬北的玉石礦區很多是與國內政府軍對立的軍閥控制的,而且戰爭頻發。像內比都和瓦城還好一些,但帕敢這些地方就比較危險,當地除了緬甸克欽軍政府在控制,也有緬甸政府在控制,有兩三股勢力相互制約,爲保平安,去到當地的中國玉商都會交上一些保護費。

林繼湘:“一個月交四五萬的保護費,一般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將保護費交給軍政府,對方會寫個紙條,說明這個人是交了錢的,此後再遇上持槍盤查的緬甸軍時,把紙條給他們看了,就會放行。

但危險還是存在。一次林繼湘一夥人買了貨,花了三十萬,準備運到中國時被不知道哪股勢力沒收了,對方非但沒收他們的貨,還要扣押他們的人,好在林繼湘託人找了關係疏通才把人給放了,但貨就那樣沒了。他的另一個朋友就沒這麼幸運了,不光幾百萬的貨被強行沒收,還把人給抓進去坐了兩年的牢。

在緬甸這樣的戰亂國家,機遇,永遠是與危險並存的。

變“壞”了的緬甸人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緬甸沒有好的銀行,所以中國的玉商過去,都會直接扛現金買貨。剛入行時,林繼湘有一次帶了四十萬人民幣,換成緬幣裝了兩大麻袋,僱了個三輪車拉着,但是三輪車不能進市場大門,林繼湘有點害怕錢被搶,他的朋友讓他不要擔心,說三輪車伕會好好給他守着,不會要他錢的。

林繼湘:“我說這個怎麼行,出點問題我就血本無歸了。”

朋友告訴他,緬甸人信佛,別說搶錢,就是他動了要你錢的念頭,也覺得會下十八層地獄。林繼湘將信將疑,但當他在市場買了兩個小時出來,發現三輪車伕果真還老老實實守着錢時,讓他特別喫驚,他說,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緬甸也木西的誕生,也正是基於佛教的回饋文化,發家致富的礦主們福利性回饋,讓那些貧窮的村民棄礦淘金,以作謀生,這纔有了“窮走夷方,急走場”的說法。但中國玉商眼裏老實誠信的緬甸人近些年還是“變質了”。

林繼湘:“前些年在緬甸,沒遇到過搶東西的,但是現在,中國玉商常常被騙、被搶、被偷。原來發貨回中國,根本不用擔心,現在不行,要把貨物仔細包裝,否則一旦讓他們看到石頭不錯,這些緬甸的貨運公司會千方百計把你的貨喫掉。”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這兩年,賭石的黃金時代後繼乏力,中國整個玉石市場消費持續下滑,而緬甸政府針對玉石行業政策多變,資源稀缺、貨源受阻和戰爭影響成爲翡翠交易的三大關卡。

但是小小的一塊石頭,依然能讓二十萬中國玉商遠赴緬甸,在財富的幻夢裏奔波搏命,透過原石的外皮,也許只有石頭裏面的那一滴翠綠,才能讓他們爲之癲狂。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圖片除部分來源於網絡之外,均由林繼湘先生提供。)

·········· END ··········

本期故事製作團隊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我在緬甸賭石的十二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