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蒋介石是近代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政治行为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我们在这里讨论他在饮食上的讲究与爱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概在上世纪70年代,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蒋介石喜欢喝白开水,给我直观的印象是蒋介石的性格比较寡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明白,原来蒋介石这一杯白开水大有讲究。\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25d7a75-8e8c-4042-a49b-57e043d2db0c\"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白水排毒鸡汤益气\"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蒋每天起床前半小时,副官和服务人员就开始紧张地工作,首先就是烧白开水,烧开后自然冷却到60℃左右,等蒋介石起床喝的时候,温度在30℃至40℃之间,接近人体的自然温度,同时还要有一杯保温的白开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先喝温开水,再喝温度略高的保温白开水。外出的时候,一定也要带上两个保温杯,一杯是温水,一杯是白开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喝水,蒋介石不是渴了才喝,而是每隔20分钟左右就喝一次,身边的侍卫自然知道这种讲究,每隔20分钟,就帮蒋介石换一杯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水疗法”,蒋介石把这种水称为“开白水”,这种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受两个人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一是蒋介石的恩师张静江,此人一生传奇,经商有道,曾创建西湖博览会,还资助孙中山革命,被孙中山夸为“革命圣人”。其为人颇似战国大商人吕不韦,有“现代吕不韦”的绰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张生病,蒋介石去医院探望,张指了指桌子上的白开水说,与其吃苦药,不如多喝白开水,一天三次。张说,经过一个阶段的水疗,居然多年的疾病大为好转,通过喝白开水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一个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她在美国读书,深受西医的影响。曾对蒋介石说:“白开水的好处就是,它的纯正,在于没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杂质,没有杂质的东西,对人体就是有益的。”美国营养学家还教授给宋美龄通过多喝白开水保持容颜的方法,她也一直坚持践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3年,台北阳明山的草山行馆推出了一套养生餐,据说这是蒋家食谱首度曝光。这个套餐由干拌面、辣椒、鸡汤和黄金奇异果组成,这都是蒋介石生前喜爱之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鸡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蒋介石的随身侍卫官温元曾说,老先生(蒋介石)非常喜欢喝鸡汤,每天都要为他专门熬制。广东有句话叫做“无鸡不成席。”《法国烹饪》的主编威沙尼曾经说过:“鸡对于厨师来说,就像油画家的画布。”大吃家清人袁枚也说过:“鸡功最巨,诸菜赖之。如善人积阴德而不知。”\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e90e185d-5306-42c1-bd07-a868119dcd31\"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白水排毒鸡汤益气\"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中国烹饪界有句俗语叫做:“将靠枪,厨靠汤。”汤主要是高汤,而高汤基本是鸡汤的同义语。中医认为鸡汤有温热,起补中益气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蒋介石饮食对于鸡汤的依赖程度很高。蒋介石吃早餐的惯例是:先吃一片木瓜,再吃早点。在他吃木瓜的时候,就把温度略高的鸡汤放到桌子上。有一次厨师没有掌握好温度,蒋介石烫得把鸡汤吐了满桌,非常生气地对侍卫说:“你们这些混账,想害死我啊。”官邸的内务科非常紧张,好好整顿了一番饮食供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对于家乡菜也非常喜爱。这一带的物产特点是水产丰富,除了海鲜外,蒋介石最爱吃奉虷,还有蛎黄。实际上,从菜系的角度讲,浙江宁波一带的菜,是可以独立于浙江杭帮菜而自成体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南京主政时期,蒋介石的大夫人毛福梅会定期把奉化特产的奉虷、文蛤寄给蒋,毛夫人还会烹制当地特色的鸡汁芋艿头、雪里蕻肉丝、大汤黄鱼托人带给蒋介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中对鸡汁芋艿头的喜好伴随了蒋介石的一生。奉化地方的芋头软烂可口。烤制后,再用鸡汁熬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说,蒋介石小时候因为贪吃冰块,很早就弄坏了牙齿,到了中晚年,为了保证蒋介石的营养,身边的侍卫们就想尽花样做菜,芋头软,营养丰富,同时含氟,对牙齿有好处,成为花样翻新的中心食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芋头对于牙齿不好、胃也不好的蒋介石来说,几乎是一种完美食材。在这个过程中,也创新了很多菜。比如,除了鸡汁芋头外,还有芋头鸡丁、芋头山菜、芋头白菜、芋头粉丝、芋头猪肉丝、芋头虾仁等。其中蒋介石吃得最多的是芋头白菜和芋头芹菜。这与蒋介石对肉食非常节制有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芋头算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往往被作为主食的替代品,《史记》中记载的名字叫做“蹲鸱”,《汉书》叫做“芋葵”,还记载在四川一带芋头很多,可以“救饥”。到了唐代,史书中有句话叫做“大饥不饥,蜀有蹲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芋头质地细腻,入口软烂,便于下咽。具有“滑、软、酥、糯”的特点,制作菜肴适合煨、烧、烩、烤,也可以炒、拌、蒸。 芋头可以配咸吃,也可以配甜吃,而且宜荤宜素,可以说是理想的百搭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清代大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载了芋烧白菜的做法。上世纪90年代,川菜系中有道“芋儿烧鸡”,曾红遍了大江南北。这道菜既有芋头又有鸡,想来非常符合“老先生”的口味。当今的芋头名菜有芋儿鸡脚、香芋扣肉、太极芋等。\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5335207775442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