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插向金瓶里,捧进君王玉殿来。

——[唐] 唐花蕊夫人《宫词》

章怀太子墓壁画(局部)(图源于网络)

隋唐时期,插花盛行,不但涌现出大量的诗歌来描绘插花艺术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中国历史上部插花理论著作—罗虬的《花九锡》。

(图源于网络)

所谓“九锡”,是古代帝王礼遇臣子的九大项礼物。罗虬以插花的角度针对当时的国花牡丹提出了九大礼遇原则,颇有黄袍加身之意,但它无疑地标示了唐代插花的理想与认真态度,更可以看出当时对插花的考究与高度的品赏原则。

[南宋] 李嵩《花篮图(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花九锡

  • 重顶惟一一风; 必须围上双重篷帐,避免风吹雨打
  • 金错刀—剪;必须使用镶嵌金纹的锋利剪刀来修剪花枝
  • 甘泉—浸;用天然甘甜的泉水来浸润花枝
  • 玉缸一一贮;使用名窑烧制的上等瓷缸来插贮花枝
  • 雕文台座—安置;将缸花放置在雕有精美图案的几座上
  • 画图;欣赏牡丹缸花必须要现场绘图留念记录盛况
  • 翻曲;欣赏牡丹缸花必须即兴演奏
  • 美醑—赏; 要品尝美酒助兴
  • 新诗—咏”:即席赋诗

[宋]胆瓶秋卉图页,故宫博物院藏

花器不再受限于瓶花,应该因材制宜,出现了配合牡丹等大型花头的缸花,瓮花;除了强调花的造型与花器的协调,也将放置插花作品的环境加入品赏中,并欣赏插花与书画诗歌美酒音乐结合在一起出现了欣赏插花的最高层次。

[明]陈洪绶《授徒图》美国加州大学美术馆藏

这一习俗延伸到所有花艺作品的创作中,是以出现了大气富丽的宫廷插花(在宋代被更加规范化定义为院体花),同时启迪了插花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直抒胸臆表达自我的“文人花”。

[明] 陈洪绶《清供图》(图源于网络)

文人插花,从一枝花、一方木,一角山、一汪水里,

细微处见宏大,清浅中见深刻,

即成为了玩赏的幽栖逸事,

又是别具意蕴的心象之花。

[明]陈洪绶 晞发图(图源于网络)

正逢花朝,楠书房邀您感受

文人的情聚一束而意存深远之妙。

明月花朝

楠书房花朝节

活动时间:

2019年3月16日

2019年3月17日

仅限书友邀约

3月18日—3月23日为公众开放日

没有约上的小伙伴也可在

公众开放日来参观我们的花朝节展览哦~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