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近日,被開出“史上最大虛假廣告罰單”的達利,又出事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和其正飲料發現沉澱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10日上午,鶴壁邢先生投訴稱,吳先生在淇濱區九州路邢先生的銷售點,購買了一瓶達利園和其正涼茶解渴,不料剛喝一口發現瓶內現大量柳絮狀沉澱物,吳先生稱喝下時感覺有黏條狀的東西,看到瓶內後更是噁心了很久,吳先生很是惱怒要求銷售點給予賠償,無奈銷售點的邢先生先墊付了賠償。\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6ffd496f5f04f84a75babcb0d416128\" img_width=\"574\" img_height=\"738\" alt=\"突發,達利食品又出事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通過圖片我們看到,邢先生手中的和其正涼茶被喝了一口,瓶內底部出現大團像粘稠的雞蛋清一樣的東西,記者試圖搖晃了一下瓶子,沉澱物並沒有搖晃開。在瓶子的上部清晰的打印着生產日期爲2019年4月22日的日期。銷售點的邢先生也覺得很冤枉,聯繫了和其正的廠家和送貨方,並沒有得到及時的回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爲經常飲用的飲料最起碼得達標,4月22日這一批次的和其正質量是否合格實在令人堪憂,萬一再有顧客索賠還不夠小店賠償的呢。”邢先生也是很惱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後記者聯繫了瓶子上印有的投訴電話卻始終沒有人接,隨後記者又聯繫了鶴壁和其正一名業務員,她稱有可能是過濾網沒有過濾好,但具體的沒看到實物,還不能確定,會有人與邢先生聯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天下午,邢先生告訴記者送貨方表示再送三瓶和其正給邢先生,但邢先生沒有接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事情不止一次\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fe8de09c68c4fb39522e7603707e231\" img_width=\"572\" img_height=\"418\" alt=\"突發,達利食品又出事了\"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2018年,一名消費者買了一瓶達利園和其正涼茶,喝了一口發現瓶裏有一團絮狀沉澱物,感覺十分噁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瓶外就能看到一團的絮狀物漂浮在飲料裏。將一部分涼茶倒在杯子裏,用吸管在杯子裏一攪就纏上了不少絮狀物。拿起來聞了一下,有一股酸酸的味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感覺不對之後馬上找到了商店老闆,商店老闆說是從正規廠家進貨的,當時兩個人一起把剩下的一箱打開檢查,跟手中那瓶的生產日期相同,但沒有發現絮狀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類事件和其正產品從2009年開始,陸續都有曝出且都是同樣的問題,這些終端商戶聯繫廠家反應情況,但都是有了上文沒下文,遲遲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維權、悔改,難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如果不送檢,也可以要求退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該產品是否有質量問題,應該送到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出具檢測報告。要按國家標準比對,檢測出和其正涼茶中絮狀物的成分,有了檢測結果才能知道是否違反了食品安全法。如果違反了,除了要求退換,還可以根據食品安全法要求十倍賠償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否則,沒有具體的檢測報告,危不危害還很難說,”相關律師表示:“消費者維權可以選擇工商部門,但是去工商局或法院也是得看證據,所以還是得先檢測。如果廠家不處理,消費者可以自己送檢,有了檢測報告,就可以選擇賠付了,檢測的費用廠家一併賠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消費者因爲食用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生病了,或者去看病住院了,那麼這個費用應該由廠家承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食品安全關係百姓民生,關係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幾乎每年都有同樣事情被曝光達利園和其正,再不知悔改,恐怕後果不堪設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自納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9100789649904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