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陝西網訊(記者 孫倩)近日,由西北大學慈善文化研究院和陝西省慈善協會共同舉辦“第五屆學者論善”會議在西安舉行。省慈善協會老領導陸棟,常務副會長李榮傑,副會長張鳳英、趙浩義、孫忠信、李和,慈善專員,西北大學慈善文化研究院院長陳國慶、全體研究員以及陝西省部分市(區)慈善協會負責人等60餘人參加了會議。\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fVrvo82cuKb7\" img_width=\"650\" img_height=\"433\" alt=\"第五屆學者論善會議在西北大學召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會上,陸棟以《新時代慈善事業的機遇和挑戰》爲主題發表講話,他從“善與惡的剖析”、“慈善文化的層次與結構”、“慈善人的責任與擔當”等方面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他強調,年輕人應該成爲也在逐步成爲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主力軍,正如一位美國媒體專家指出,年輕一代正在形成一種全球化的認知,彼此分享價值觀念,對於生產、消費、休閒等各環節是否合乎法律、規範,是否造成讓他人受害的負面影響十分關切,爲此,慈善工作毫無例外爲這一時代潮流做好應有準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席恆教授以《慈善事業機制與國家治理》作主旨發言。他從“什麼是慈善”、“怎麼做慈善”、“怎麼把慈善做好”、“激勵與規制中完善對慈善事業的治理”、“慈善事業如何參與國家治理”五方面分析慈善與社會治理的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國慶、孫忠信、張鳳英、李榮傑、李和先後發言,他們分別從“慈善文化和慈善理念的創新研究”、“慈善志願者的重要性”、“捐贈人的需求和慈善人的典型案例對慈善理論研究的必要性”、“慈善理論與實務操作的關係”、“慈善組織怎麼定位”方面發表對慈善事業的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浩義做總結講話,結合省慈善協會實踐探索,闡述了“新時代慈善組織的使命是什麼”、“新時代慈善實務工作的需求是什麼”,他指出,互助會和慈善社區的創建有力推動了陝西慈善事業的發展,並從完善慈善制度,發展慈善事業,建立關愛到兒童等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體制,完善黨的領導、政府實施、社會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方面說明了新時代慈善組織的使命。從慈善路徑怎麼走,慈善行爲怎麼做,大衆慈善怎麼走分析了慈善實務的需求。他強調,互助互愛的道德風尚對於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社會治理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瞭解,西北大學慈善文化研究院“學者論善”會議每年舉辦一次,目的是對我國,特別是對陝西慈善事業發展的中出現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難題進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進中國現代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7090907447348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