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政府《世界經濟潮流》報告:中國正成爲高附加值出口基地

參考消息網3月14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3月13日刊載題爲《中國正成爲高附加值產品和零部件出口基地》的報道稱,日本內閣府12日在調查世界經濟動向的《世界經濟潮流》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在成爲生產機械等高附加值產品和零部件的出口基地。

報道稱,內閣府使用聯合國的數據等總結了中國外貿產業的結構性變化。以前,中國扮演着進口高附加值零部件,在國內製造成消費產品,然後出口的“世界組裝工廠”的角色。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獲得製造高品質零部件等中間產品、生產機械等資本產品的技術,逐漸地實現國內製造化。

報道介紹,2016年,中間產品在中國出口中所佔的比例達到41.1%,資本產品也達到31.2%,均比2000年增加10個百分點以上。另一方面,消費產品的佔比在2016年達到27.0%,比2000年下降2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中國正在從過去生產和出口紡織品、玩具以及組裝產品變身爲生產和出口電器產品、高品質零部件、生產機械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大國。

報道稱,從出口商品中本國創造附加值的比例來看,中國2018年爲87.1%,高於美國的86.7%。日本僅爲79.4%。

報道認爲,在電氣設備等領域,中國生產和出口的高附加值零部件對於美國製造業來說已不可或缺。美國出口商品中海外生產零部件的附加值在2018年達到約13%。其中,中國生產的零部件所佔份額爲12%,比例遠高於2000年的4.9%。日本的份額則從2000年的13.6%下降至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