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爲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帶着悲觀色彩的未知與迷茫。然而,我們也發現生活中有些人,總能在未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硬核對抗焦慮。其實,我們作爲普通人,也應該爲未來做好準備。

一、找到自己的ABZ計劃

我這樣理解“ABZ計劃”

——A計劃:自己找一份事業,可能你不是很喜歡,也可能沒什麼前景,但是足夠你生存,比如做個文員?

——B計劃: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或者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然後用業餘的時間去努力提升自己。比如,做個文員的同時,備考公務員?

——C計劃:存點錢,在A計劃、B計劃破產後,有能力養活自己。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給自己多留一條後路。

我們團隊在調研的時候發現,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憂患意識,不會考慮太多的可能,結果只能是在未來需要改變的時候,焦慮不安。

我一朋友,做了兩年的文員,這個行業,無論工作經驗多少年,在哪上班,工資普遍不高。於是,她在工作之餘,學習新媒體,等到她覺得有能力離職的時候,領導漲薪也留不住她。

那麼,你的“ABZ機計劃”又是什麼呢?

二、注意你的“資產負債表”

相信很多看到“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的讀者,都理解一個詞——“資產負債表”,也就是你所擁有的東西是資產還是負債。

打個比方,如果你把錢花在高檔餐廳上,那麼你就屬於負債,如果你把錢拿來投資買房,那就是資產。

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大前提:能力所及。

這裏不會告訴你應該投資什麼,不該投資什麼,投資有風險。筆者只是想告訴大家,不要在自己能力觸達不到的領域投資,不然資產就有可能變成負債。

你需要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然後合理地配置自己的資產,不要做能力範圍之外的投資,不要過多地負債,這很重要。

三、跟對人

小張在公司做了五年,誠誠懇懇,也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工作不努力,可就是不見升級加薪。而小李入職不到兩年,從普通員工升職爲項目經理。

小張“懷才不遇”既不是因爲他和領導鬧矛盾,也不是因爲公司平臺不好,只是因爲他跟對了領導罷了。

跟對人很重要,對的領導不但會看到你的努力成功,更會給與你應得的報酬。

最重要的,你有更多的機會提升自己,這是對抗焦慮最好的途徑之一。

現代人的焦慮有很多,比如感情上的焦慮,健康上的焦慮。然而,我相信,大部分人更加焦慮的是前途事業,是不想老了之後碌碌無爲,不想沒有能力照顧家庭。然而,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你至少應該在焦慮出現前,做好準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