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時,今年我國的新能源補貼已經全面退坡,在這種情況下,讓本就在新能源產品上不足的力帆更是雪上加霜,其實,早在2015年的時候,力帆就開始在新能源車型上發力,其旗下的力帆330EV和和力帆620EV 也是進入國內比較早的一批新能源產品,原本可以藉助新能源大潮搶先一步進入市場佔領銷售份額的力帆,由於騙補事件極大的打擊了在新能源上的轉型,不僅力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被收回,還因爲騙補被處以超過億元的罰款。當然,目前國內的傳統汽車製造企業也都面臨轉型的問題,從行業的角度來看,傳統制造業的腳步已經跟不上目前的時代,畢竟,當下要想生存下去,創新和科技纔是核心的發展力,但是轉型也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是一個漫長並且又耗費資金的過程,所以,傳統車企要在轉型的過程中,觀察市場的動向,抓住市場的機遇,讓企業的轉型更徹底,打造更加迎合當前市場的產品。

近日,力帆股份發佈公告稱,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根據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對公司近 12 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發生的涉及訴訟事項進行了統計,訴訟金額合計人民幣 142,305.66 萬元。從之前力帆股份發佈凍結股份公告稱,力帆控股持有力帆實業6.21億股,凍結的力帆實業股數爲6.16億股,佔其持股總數的97.28%,佔公司總股本的45.96%,此次凍結從2019年7月15日開始,凍結期限爲3年。

其實,早在2015年到2018年的四年間,力帆股份的負債率都在七成以上,其中,2017年達到了-14.5億。在2019年一季度,力帆股份營業收入約爲22.47億元,同比下降31.07%,淨虧損9720萬元,同比下滑257%。從數據上看,力帆汽車的目前具有巨大的資金壓力。

轉型失敗

由於最近幾年,力帆汽車的銷量一直沒有很好的增長,導致,力帆汽車在近幾年一直出現資金問題,同時,受資金壓力影響,力帆汽車在汽車產品力上也沒有實現很好的突破,讓本身就出現問題的力帆在前進的道路上,與其它車企背道而馳。

力帆身陷14億訴訟糾紛 給傳統車企們什麼啓示?

不過,力帆汽車在幾年前也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並且力帆爲了扭轉銷量也增做過一些嘗試,但,最終還是沒能在轉型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以失敗的方式告終。

據瞭解,目前力帆汽車在售車型包括有7款燃油車和3款新能源汽車。我們也能夠看到,所有的燃油車型中,除軒朗和X80爲2017款外,其餘的邁威、力帆820、力帆X60、樂途以及力帆X50均爲2015款和2014款,這也意味着,在今年7月1日實施國六標準的時候,力帆沒有一款車型能夠達到國六的水平,在嚴控國六排放標準的城市,力帆旗下所有的車型,根本無法銷售。

力帆身陷14億訴訟糾紛 給傳統車企們什麼啓示?

而在售的3款新能源車型力帆650EV、820EV和邁威新能源中。力帆650EV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爲305公里,820EV的則爲330公里,邁威EV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則爲405公里。所以,單從續航里程來看,力帆新能源汽車在2019年已經不具備與主流新能源車型競爭的實力。

同時,今年我國的新能源補貼已經全面退坡,在這種情況下,讓本就在新能源產品上不足的力帆更是雪上加霜,其實,早在2015年的時候,力帆就開始在新能源車型上發力,其旗下的力帆330EV和和力帆620EV 也是進入國內比較早的一批新能源產品,原本可以藉助新能源大潮搶先一步進入市場佔領銷售份額的力帆,由於騙補事件極大的打擊了在新能源上的轉型,不僅力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被收回,還因爲騙補被處以超過億元的罰款。

給傳統車企的警示

當然,目前國內的傳統汽車製造企業也都面臨轉型的問題,從行業的角度來看,傳統制造業的腳步已經跟不上目前的時代,畢竟,當下要想生存下去,創新和科技纔是核心的發展力,但是轉型也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是一個漫長並且又耗費資金的過程,所以,傳統車企要在轉型的過程中,觀察市場的動向,抓住市場的機遇,讓企業的轉型更徹底,打造更加迎合當前市場的產品。

力帆身陷14億訴訟糾紛 給傳統車企們什麼啓示?

其次,還要大力的發展自身的核心技術,在沒有核心造車技術和產能的情況下將無法實現產品競爭力和自身的實力,畢竟靠模仿和低廉的價格再市場上根本無法前行,做出讓消費者更滿意的車型纔是根本。

再次,在市場的規劃上,要豐富車型在市場上的佈局,用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覆蓋到細分市場,用不同的細分產品打造差異化的市場佈局,同時全面展開的電動化的市場戰略。

最後,在後續的產品服務上要推出更多的服務形式,在和造車新勢力上的互聯網模式服務中突顯優勢,讓更多的消費者切身的體會到服務上的便捷性和服務本身的實用性。

寫在文末

從目前的現狀,我們可以看到,力帆汽車已經在逐漸的被邊緣化,或者說,目前傳統汽車製造業顯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靠喫老本在目前的行業裏是無法生存的,必須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和目標。並且,要通過力帆的情況也給其它車企一個提醒,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企業將面臨這淘汰和倒閉。

畢竟,我國的汽車銷售也仍處在市場震盪的時期,傳統燃油車的銷量仍然存在下降的可能,而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完全退坡,新能源汽車企業還將再次面臨成本的考驗。所以,企業轉型、產品競爭力以及產品的佈局纔是汽車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