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可可西里的自然環境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它是橫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區之間的一塊高山臺地。保護區西與西藏相接,南同格爾木唐古拉鄉毗鄰,北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連,東至青藏公路,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地勢高亢,受地質地貌構造控制,區內山地、寬谷和盆地呈北西西-南東東方向有規律的帶狀排列: 自北向南爲:崑崙山東段博卡雷克塔格山和馬蘭山-大雪峯組成的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極高山;勒斜武擔湖-可可西里湖-卓乃湖、庫賽湖高海拔湖盆帶;可可西里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帶;西金烏蘭湖-楚瑪爾河高海拔寬谷湖盆帶;冬布勒山-烏蘭烏拉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帶。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內中部較低緩,西部高而東部低,基本地貌類型除南北邊緣爲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極高山外,廣大地區爲中小起伏的高山和高海拔丘陵、臺地和平原。

水文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羌塘高原內流湖區和長江北源水系可可西里分爲三個水系:東部爲楚瑪爾河水系組成的長江北源外流水系,以雨水、地下水補給,水量較小,以季節性河流爲主: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爲中心的東羌塘內流水系,處於羌塘高原內流湖區的東北部;北部中段爲柴達木盆地內流水系,以紅水河爲主,穿越崑崙山流入柴達木盆地。

保護區內河水流域幾乎遍及整個保護區;湖泊衆多,據統計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個,總面積3825平方公里,湖泊面積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個,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有7000多個,因此被稱爲“千湖之地”。

可可西里現代冰川廣佈,區內有冰川255條,面積750.7平方公里,冰儲量816.489億立方米。保護區地處多年凍土地帶,凍土面積站保護區面積90%以上,凍土最厚達400米。冰川和凍土是巨大的固體水庫。

土壤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類型主要有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三個地帶性土壤。其次爲沼澤土,零星分佈的有草甸土、龜裂土、鹽土、鹼土和風沙土等,土壤類型比較簡單。

氣候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海拔高、氣候乾旱寒冷,形成了典型的高寒氣候特徵。在西金烏蘭湖地區有一明顯的相對暖區。年均溫爲-10.0℃~4.1℃,最低氣溫-46.2℃。分佈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最冷月出現在1月份,最暖月在7月份。年均降水量在173~495mm之間,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佔年降水量的90%以上。可可西里地區由於受高空強勁西風動量下傳的影響,成爲整個青藏高原和全國風速主值區之一,年均風速分佈由東南、東北向腹地及西部逐漸增大,等值線基本呈“喇叭口型”。風速在8.0~3.5m/s之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