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地評線:履職盡責不“離線”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明媚的春光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於3月1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回望逝去的點點滴滴,人們心潮澎湃。在這剛剛過去的10天時間裏,來自34個界別的2100多名政協委員,以踊躍的參政熱情、求真務實的作風,在協商民主的廣闊舞臺上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起了築夢中國的磅礴力量。

【秦平】地評線:履職盡責不“離線”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過去的2018年,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順利推進,各項民生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持續改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0週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前進,人民政協就必須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

架起聯繫羣衆的“連心橋”,畫好履職盡責的“工筆畫”。截至3月7日17時,共收到委員提案5113件,立案3859件,併案133件,轉爲意見和建議1121件。總體上來看,委員質量意識普遍增強,提案提出更加鄭重,選題更加聚焦,調研更加紮實,建議更加具體,質量明顯提高,彰顯了履職建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可以說,一份份提案建言、一條條社情民意,政協委員與羣衆所想貼得更緊,與社會所盼走得更近。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雖然已經閉幕,委員們履職盡責卻永遠在路上。當然,建言獻策需要能力,也需要心力和情懷。政協委員唯有走進田間地頭、基層一線,才能更好地完成人民的囑託。這就需要委員們保持奮鬥者的姿態和幹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多獻睿智之言、多獻睿智之策,多做反映社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維護人民利益的事,寫好“委員作業”,答好時代給出的考卷。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越往後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越艱鉅,需要攻克的改革難關越多,離不開近14億中華兒女攜手奮鬥。人民政協舞臺更加寬廣,責任更加重大。必須堅持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把握人民政協新的歷史方位,堅守信念和定力,汲取經驗和智慧,推動人民政協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通過協商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這是人民政協的優勢所在。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改革發展春潮已然湧動在神州大地,人民政協大有可爲、大有作爲。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爲,人民政協也應高度重視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繫羣衆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秦平】地評線:履職盡責不“離線”

網信陝西 ∣ 權威 準確 及時

【秦平】地評線:履職盡責不“離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