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個家庭的教育如何,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發展和成長方向。而家長就是家庭教育的主導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以來都是家長的期望。爲此無數的家長努力的爲孩子去報班學習,爲的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不希望輸在起跑線的想法並沒有錯,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家庭教育並不是這些報不完的班,上不完的學,而是言傳身教。很多家長在這方面做得並不好,常常嚴於律人寬以待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這麼說呢,一面強硬的給孩子報上各種學習班,讓孩子努力學習,將來出人頭地。一面自己對待工作家庭等卻表現的不上心,整天就只是埋怨,這樣如何讓孩子信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在家庭教育中,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43fedbb28b74843b85807b0170c8660\"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15\" alt=\"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言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朋友小汐家裏有一個六歲的小女兒,一天我到她家裏做客的時候,她的小女兒就端來了一小盤水果來說:“叔叔好,叔叔,您喫水果”。之後我就問小汐是如何將女兒教的如此好的。小汐說:“就是平時給孩子說了一下見到叔叔阿姨等來家裏做客要有禮貌,女兒當時問怎麼纔算有禮貌,我就說,見到叔叔阿姨們的時候要問好,叔叔阿姨來的時候可以將水果這些端給叔叔阿姨喫。”\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在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言傳,\u003C\u002Fstrong\u003E將我們知道的道理以語言的方式來說給孩子聽,讓孩子從中有所收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在成長期間,對於外界的知識吸收很快,而外界的知識又是雜亂的,爲了避免孩子受到不好的影響,那麼在平時,我們就需要爲孩子來言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一些家長對於言傳有一些誤解,認爲強制的去命令孩子,讓孩子做自己認爲對的事情就是言傳。但是強迫往往會起到反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我們不應該只站在家長的立場,以批判的言語來教育孩子,還應該在批評之後,給孩子講述道理。同時也不要老是拿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我們需要具有耐心,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理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在言傳中,以理服人才是最好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僅要讓孩子知道怎麼做,還應該讓孩子瞭解爲什麼要這麼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77f330cb48d48328e705df3d86cbade\"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 身教\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在網上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從前,有一戶人家,共有五口人,一對夫妻,兩個老人,還有一個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年,因爲家裏乾旱,糧食收成少了很多,五口人的話,只能每天省喫儉用才能過下去,再加上老人行動不便,夫妻倆感覺很是拖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夫妻倆決定,在晚上,將兩個老人放入籃子中丟入大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當他們做完之後準備走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就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可以丟在這裏。這個籃子我們要帶走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夫妻很詫異,於是問孩子說“我們要這籃子做什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回答到:“當你們老了的時候,我就可以用這個籃子將你們也帶到山上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夫妻聽了這話之後,心裏慌了,趕緊將老人擡回家,也不敢在不孝敬了。\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上面這雖然只是一個故事,但是卻也並非不符合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在成長階段的時候,會像周圍進行學習,而家長就是最好的學習對象,家長的言行舉止都會被孩子記在心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兩會期間,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家庭教育中提到這樣一句話“科學的教育觀,是要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預期。也就是說,要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長首先不做;家長做不到的,絕不強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長理性地引導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be825783ea84ea89722ea113d1971fa\" img_width=\"500\" img_height=\"333\" alt=\"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在家庭教育中,要想讓孩子能夠真正的用心學習,成爲你希望的人,那麼家長就需要身教,以身作則,給孩子先做出榜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教育是一件長久的事情,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先做好自己,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那麼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必須做到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父母在以身作則的時候,不能只是說大道理,而是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做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289405796193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