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当年的丰湖书藏演变而来的惠州慈云图书馆目前是惠州市区一座标志性建筑,该馆建筑面积19266平方米,馆内有19个功能厅,可设1090个阅读座位,还拥有一个容纳36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和一个展览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史资料记载,丰湖书院《丰湖书藏四约》分借书约、守书约、藏书约、捐书约四部分,计五十六条,在清代藏书规章中,以其条目为最多,内容亦最为详备,体现出了近代图书馆的新理念,很多已具备了近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之雏形。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c137b4164c24ebfa70075bbbab6e5d3\" img_width=\"700\" img_height=\"459\" alt=\"惠州最早建立的图书馆,你能猜到是哪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丰湖书院里的藏书楼。\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a78c30719194790befc7219671adb86\" img_width=\"700\" img_height=\"376\" alt=\"惠州最早建立的图书馆,你能猜到是哪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的石碑,依旧矗立在中山公园的惠州少儿图书馆处。\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暑假时节,烈日炎炎,图书馆又成为不少市民和莘莘学子的“打卡”之地。在书海里遨游,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不失为一件幸福的事。其实,早在130年前,惠州就有了图书馆。光绪十二年(1886),晚清著名学者梁鼎芬首创“丰湖书藏”,开启了惠州图书馆的历史。丰湖书藏被认为是惠州最早的图书馆,也是现在惠州慈云图书馆的前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初建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梁鼎芬建藏书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收到捐书46000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惠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丰湖书院更是对惠州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人文古迹。在丰湖书院的历任山长中,梁鼎芬虽然任职时间不长,但颇有建树,尤其是他创建了丰湖书藏,振奋了惠州社会上的读书风尚,对惠州士风影响深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光绪十年(1884),梁鼎芬因上疏弹劾李鸿章,而反“被追论妄劾”,先连降数级,后被罢官,回到老家广州。光绪十二年(1886),当时主政粤政的两广总督张之洞,赏识梁鼎芬的才名风骨,聘其主讲丰湖书院。就这样,时年28岁的梁鼎芬来到惠州,成为丰湖书院山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惠州文化教育源流》介绍,梁鼎芬任丰湖书院山长期间,对学生教诲有加。而创建丰湖书藏,是梁鼎芬对惠州士风影响更为深刻的另一个重大举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到丰湖书院后,饱读诗书的梁鼎芬发现,书院原本以四书五经为主体的藏书结构明显不够用。为此,梁鼎芬首先写了“捐书启事”。当时,惠州人家藏书不多,借阅尚难,何况捐书?后来,梁鼎芬又写了著名的《丰湖书藏四约》,向四方求助,规定“凡捐书者,宋元明刻、手抄、家刻、坊刻、局刻各种,均可捐入(已有者不妨重复,如《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宋元学案》诸书,多多益善)”等条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丰湖书藏四约》数则,体现了梁鼎芬不重版本、不论数量、不避重复、多多益善的捐书原则,又承诺对捐书者开具收条,允许捐书者在所捐书籍中刻印爵里、盖印姓氏,“既免失落,且使诸生借观某书,即知某君所捐”,充分尊重捐书者的合理愿望和应有权益,办法可谓周到详明,切实可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梁鼎芬的这一举措,得到张之洞的大力支持。张之洞在当时政坛地位显要,学术思想也是海内一大宗师,门生故旧遍于天下。有张之洞的帮助,梁鼎芬“走简名流,投书贤吏”得到了积极响应,很快就收到各地捐来的大批书籍,多达46000余册。梁鼎芬“遂于书院之西,建楼三楹,四部略备,名曰书藏。”又手编《丰湖藏书目》8卷,供诸生查览。“观丰湖书藏书目,虽无宋元旧椠,然名人集部孤本不少,各省府县志搜集尤多,此非各书院藏书所可及矣。”此外,丰湖书藏的藏书数量最多时达10万册,在当时广东各大书院中也是首屈一指,成为我国最早兴办的学校图书馆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管理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雇请专人管理书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亲自制订管理制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管好用好这一批图书,让它为书院的教书育才发挥作用,梁鼎芬除雇请专人管理书藏外,又亲自制订丰湖书藏颇为完备的管理制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史资料记载,丰湖书院《丰湖书藏四约》分借书约、守书约、藏书约、捐书约四部分,计五十六条,在清代藏书规章中,以其条目为最多,内容亦最为详备,体现出了近代图书馆的新理念,很多已具备了近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之雏形。梁鼎芬对中国的藏书事业和图书管理,贡献之大和影响之深,无可争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丰湖书藏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惠州社会上的读书风尚,也有力地激发了惠州士子学术研究的热情,促进了地方文人学士学术研究风气的形成。梁鼎芬的学生、惠州进士江逢辰有诗咏道:“丰湖先生作书藏,小户人家知买书。但得五车搜旧蠹,不辞三月食无鱼。”丰湖书藏对惠州教风学风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晚清惠州所涌现的一大批才人俊杰,大都出自丰湖书院,亲炙过梁鼎芬的教诲,“丰湖十子”(江逢辰、李绮青、许寿田、杨寿昌等在列)便是其中代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变迁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战乱中藏书损失惨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部分书得以保留\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得益于丰湖“书藏”的建立,清末民初,惠州文化气象万千,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文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民间百姓的精神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民国初年,炮火连天,丰湖书院也未能幸免,在战乱中遭到炮火轰击,书藏遭到破坏。1921年,一些有识之士为保护藏书,将丰湖藏书楼的剩书移至惠州城内小西门二仓(今惠州市第九小学附近),并妥善保管。几经周折,1931年春,在地方名士李岱青、黄树棠、张友仁的着力倡议下,众人自掏腰包,在中山公园建成800平方米的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将小西门的丰湖书藏剩书迁入新址,命名为“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如今,“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的石碑,依旧矗立在中山公园的惠州少儿图书馆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惠州市档案局编著的资料介绍,1949年10月18日,惠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委员会代表政府接管了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1950年6月,该图书馆更名为“东江丰湖图书馆”。翌年改为“东江人民图书馆”。这是惠州市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其时,图书馆馆舍面积1000平方米,藏书2万册。1957年该图书馆更名为惠州市图书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4年9月30日,惠州市图书馆迁入由市政府和香港慈云阁董事局共同出资兴建的江北新馆,更名为惠州慈云图书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现状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丰湖书院藏书楼暂不开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慈云图书馆里人气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化薪火,代代相传。近日,惠州日报记者来到丰湖书院藏书楼、慈云图书馆等地探访。丰湖书院于2013年复建开放后,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位于书院第三进的藏书楼,古朴典雅,门前悬挂着赵朴初先生的联句“收藏胜似昆冈富,书卷长留天地间”,诉说着当年曾经的辉煌。据惠州市西湖风景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藏书楼目前还有图书1603册以及部分捐赠图书,不过由于一些原因暂时没有对外开放,市民和游客可以到藏书楼旁边的阅览室看书浏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惠州慈云图书馆副馆长钟国标介绍,当年的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所在地现在是惠州少儿图书馆,隶属惠州慈云图书馆,目前设有办证处、幼儿阅览室、亲子活动室、中小学生借阅室、报刊阅览室、社科借阅室、自科借阅室、辅导活动室等对外服务窗口,主要的服务对象是0-18岁的少年儿童以及家长、教育工作者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当年的丰湖书藏演变而来的惠州慈云图书馆目前是惠州市区一座标志性建筑,该馆建筑面积19266平方米,馆内有19个功能厅,可设1090个阅读座位,还拥有一个容纳36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和一个展览厅。目前设有阅览室6个,自修室1个。现有藏书40余万册,期刊合订本约10万册,古籍书2万余册。暑假期间,慈云图书馆更是成为喜欢读书的市民和学子的宠儿,每天开馆时间,馆里的阅览室总是座无虚席,他们潜心静读,也为惠州这座城市增添了书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丰湖藏书楼、私立丰湖图书馆以及现在的慈云图书馆,它们串起了惠州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也叙说着惠州的人文精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源:惠州日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记者宫晓磊\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683353824302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