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胡大一教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全新模式的医疗团队,改变了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坐堂行医、重治轻防,甚至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消极、被动等发病和等复发的碎片化和断裂的医疗服务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人群、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和医疗保障,走出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探索出了社会-生物-心理的综合医学模式,实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的转变,顺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心在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您在《七十感言》一文中所说,古稀之年,您再次出发,开启一段新的\"长征\",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康复事业发展,这份务实和坚守令广大同道深深敬佩。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DyobXQEGHbWk2\" img_width=\"1062\" img_height=\"104\" alt=\"专访丨胡大一:仁心正气,顺势而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我国心脏康复事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但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机制转型,我国第一代心脏康复人初创的成果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2012年,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我国心脏康复事业再次出发,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惠及无数患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吃水不忘挖井人\",在第三届国际长城心肺预防与康复学术会议上,\"心在线\"荣幸地对胡大一教授进行了专访。下面我们将带你全面了解我国心脏康复事业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心脏康复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的心路历程和大医情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hgLRGHOH7do8\"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专访丨胡大一:仁心正气,顺势而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胡大一教授接受“心在线”专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心在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国心脏康复近年来终于走出了多年的低谷,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从7年前全国不到10家心脏康复中心,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到现在的500余家。我国心脏康复事业起步虽晚,但起点高,充分学习借鉴了发达国家开展心脏康复的经验,紧紧把握了心血管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了心脏康复与预防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心脏预防康复和慢病防控的新模式和新道路。您作为我国心脏康复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请您谈谈目前我国心脏康复事业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在哪些方面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凝心聚力、攻克难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胡大一教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们先来看看2012年至今7年来我国心脏康复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首先,\u003C\u002Fstrong\u003E我们认真学习发达国家心肺预防与康复的经验,做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我们提出心肺肾康复一体化,将一级预防与康复\u002F二级预防整合一体,在原来心内外科的基础上,形成\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3\"\u003E三位一体\u003C\u002Fi\u003E(心内科、心外科、心肺预防康复科)的心脏中心。以心脏科医生为团队领袖,吸纳相关专业人员,加上患者代表及社工、志愿者,组建全新的专注预防与康复的团队,全面落实生物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双心医学和行为医学深度有机融合的\"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和戒烟处方),建立随访系统和中国心肺预防康复注册数据库。一些发达国家偏重运动康复,没有将戒烟纳入康复体系,或者未能充分重视双心医学,给心脏康复留下\"缺口\"。我们在2012年提出的\"五大处方\"理念先进,系统全面,获得国外学术机构的高度一致认同。例如,今年5月,最新版的美国家庭心脏康复指南就完全引用了上述\"五大处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其次,\u003C\u002Fstrong\u003E我们还培育了具有示范作用的\"心肺预防与康复示范培训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更多\"心肺预防康复中心\"。今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携手,共同制定行业指南、标准与机构认证标准,目前已完成两批机构认证工作。在短短7年间,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机构从2012年的8家增加到现在的500多家,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巨大的成就。在本次会议上,我们对全国第一批37家、第二批59家通过认证的心脏康复中心单位、8家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13家全国心脏康复培训示范基地医院进行了授牌,心脏康复中心\"大家庭\"再添新成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同时,\u003C\u002Fstrong\u003E我们注重人才培养。围绕\"五大处方\",编写教材实操手册,大力开展培训,建立中外交流学习平台,组织中青年医生到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短期参观学习,并选派其中的优秀骨干开展中长期进修或读研。我们在黄河科技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体医融合班\",培养适合未来脏器康复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第一期学习班已结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最后,\u003C\u002Fstrong\u003E我们还重视人文关怀。我们组织\"过好支架人生\"、\"过好心房颤动人生\"、\"过好心力衰竭人生\"等专病俱乐部,培养教育患者,发挥患者自我管理慢病与健康的主动性、能力与自信,开展\"健康达人\"活动,\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6\"\u003E大大\u003C\u002Fi\u003E提高了众多患者的生活质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无助\"\"无力\"\"无奈\"的\"三无\"状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心肺康复事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缺乏政策支持。\u003C\u002Fstrong\u003E脏器康复的最大困难是至今缺乏政策环境的保障与支撑,包括医保付费机制与对从业人员的激励政策。从事脏器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认证机制也亟需建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社会发动和参与度不足。\u003C\u002Fstrong\u003E目前对医生、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发动均不够。社会上传统认为康复局限于肢体功能的伤残,而对脏器康复的认识与重视非常欠缺。不了解心肺康复具有手术与循证用药基础上附加的防病治病效果,有益于减少疾病复发、反复住院和再次手术,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提升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并降低医疗成本。不少大医院考虑心肺预防康复的经济回报缓慢,仍处于观望状态。社会资本投入也存在同样的顾虑。此外,社会对心脏康复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很多患者不了解心脏康复,不了解心脏康复怎么做、能为自己带来哪些获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3)心脏康复中心数量增长快,但对于满足需求仍显\"捉襟见肘\"。\u003C\u002Fstrong\u003E近7年来,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开始出现难得的历史机遇,但离人民健康的需求与慢病(尤其心血管病)的严峻挑战,仍存在巨大差距。相比起步之年,心肺预防与康复机构的数量已翻了几十倍,绝对数量上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相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仍过少,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存量与增量的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4)心肺预防与康复的质量控制亟待提升。\u003C\u002Fstrong\u003E以二期康复为例,真正能完成36次康复的患者比例低于5%。很多心肺康复中心\"五大处方\"尚未全面落实;营养处方的培训显著不足;戒烟处方大多停留在口号层面。双心医学服务得到广泛\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1\"\u003E关注\u003C\u002Fi\u003E,但水平有待提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5)心肺康复科研重视程度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u003C\u002Fstrong\u003E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应充分重视科研创新,从中青年中培养科研创新人才。心肺预防与康复领域还有很多课题需要完成,有大量问题需要研究回答。在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发展的基础上,应积极支持推进肾康复的发展。但很多康复团队还在忙于日常工作,无暇参与科研。不过,好消息是,目前已出现好\"苗头\",例如大庆油田总医院范志清教授团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遂心教授团队等已着手设计课题等,希望越来越多的康复团队重视科研、开展科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6)基层普及力度不够。\u003C\u002Fstrong\u003E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迫切需要向基层(社区和乡镇)推广普及,探索社区(乡镇)康复、家庭康复或二者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电子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和预防\u002F康复+互联网的功能与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7)商业利益因素干扰。\u003C\u002Fstrong\u003E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健康发展的最大干扰是商业利益的博弈。当这一事业曙光初现,并快速发展时,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纷纷出来争名夺利,抢收\"成果\",严重扭曲了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的正确方向。虽然不和谐的\"音符\"不可避免,但我们依然要凝聚核心团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切实推动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健康发展。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预防康复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形成联合会议制度,坚持以人民健康和患者利益为中心,排除各种商业利益干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心在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6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其核心要点是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到实处,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5\"\u003E政府\u003C\u002Fi\u003E牵头负责、社会积极参与、个人体现健康责任,把健康中国\"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径落到实处。这是国家层面指导未来十余年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文件。这与学会积极推进的心肺预防和康复工作\"不谋而合\"。请您谈谈对这一重大国家政策转变的感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胡大一教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全新模式的医疗团队,改变了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坐堂行医、重治轻防,甚至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消极、被动等发病和等复发的碎片化和断裂的医疗服务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人群、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和医疗保障,走出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探索出了社会-生物-心理的综合医学模式,实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的转变,顺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组织建立的\"过好支架人生\"、\"过好心房颤动人生\"、\"过好心力衰竭人生\"等专病俱乐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了医患双方主动、有效互动,贯彻了\"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调动了患者承担自己健康责任的积极性,实现了群防群控的实效,符合国家政策的号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之,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的发展,顺应了\"健康中国\"战略发展趋势,顺势而为,前途光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心在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您在《七十感言》一文中所说,古稀之年,您再次出发,开启一段新的\"长征\",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康复事业发展,这份务实和坚守令广大同道深深敬佩。到明年,您就实现了\"健康为人民工作50年,为人民健康工作50年\"的目标。您在近半个世纪的从医生涯中,有哪些时刻让您更加坚定这份坚守和务实,并奉之为您的人生要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胡大一教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生于1946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如果以改革开放前后来划分,我又经历了中国心血管医疗发展的前30年和后40年。在前30年中,我感到最重要的是价值体系的建立。我们那一代青年人,是在\"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号召下,循着\"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2\"\u003E六二\u003C\u002Fi\u003E六\"指示,满怀激情和理想走进医学院校的。我们奉行\"医疗为人民健康服务\"、\"患者利益至上\"、\"推动医疗服务公平可及\"的价值观,有仁心,有正气。直至今日,我仍然认为这是医生职业的根本和灵魂。面对患者要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纠正心肺预防与康复事业发展中遇到的不和谐\"音符\",也需要这份正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我国的医疗事业,我依然呼吁高举\"四面旗帜\",坚持\"三个回归\",即高举公益、预防、规范、创新\"四面旗帜\",坚持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和回归基本功。这里我要重点强调回归人文和回归基本功。高新技术虽然提高了诊疗效率,但也让医生越来越不重视问诊,不善于与患者沟通交流,忽视望触叩听,以及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忽略低成本、无创伤、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问诊基本功和基本诊断手段。有的医生眼里只看见\"病变\",却看不到活生生的\"人\"。如果医学离开了人文内涵,缺乏了哲学思考,任何技术都很难实现真正的价值。医疗最终要为\"人\"服务,偏离中心,本末倒置,医学、医生和患者都将深受其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编辑 梁绪┆美编 高红果┆制版 梁绪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40856161448807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