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蒼山縣礦山機械廠衛生室獲得的成功是高樹舉衛生事業發展過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進一步激發了他的鬥志,他後又審時度勢,主動和卞莊鎮政府和縣衛生局協商,決定將所興建的醫院無償提供給卞莊鎮使用,成立卞莊衛生院。” 現年76歲的高樹舉“老兵”聲音鏗鏘有力,“在‘衛生’戰線一干就幹了50載,以前衛生室條件不好,就經常帶學生上山刨草藥,將切好曬完的草藥賣錢補貼衛生室,還給鄉村‘赤腳’醫生培訓,培養他們成才,現在年紀大了,感覺還有很多事沒做,捨不得離開工作崗位,還想再幹幾年。

編者按:蘭陵縣大力推行“四雁工程”,蘭陵退伍軍人爭當“頭雁”積極發揮帶頭作用,他們鬥志昂揚,時刻牢記“保家衛國”的光榮使命;他們勇挑時代“重擔”,時刻衝在“最前線”。他們在各條戰線上發光發熱,積極爲國家的建設助力,發揚軍人“退伍不褪色”的優秀品質。

大衆網·海報新聞聯合蘭陵縣委宣傳部、蘭陵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策劃專題欄目《蘭陵“老兵”故事》,翻閱蘭陵退伍軍人的軍旅記憶,重溫他們激情燃燒的光輝歲月,退伍後他們在各條戰線上又是怎麼發光發熱的?《蘭陵“老兵”故事》爲你講述蘭陵退伍軍人投身國家建設發展的實際行動!

蘭陵“老兵”故事之一:“古稀老兵”退崗不退志 奮鬥永遠在路上

蘭陵“老兵”故事之一:“古稀老兵”退崗不退志 奮鬥永遠在路上

高樹舉看望醫院患者

大衆網臨沂·海報新聞7月30日訊(記者 魏剛 見習記者 李秀才 通訊員 龐鋒)“在部隊當衛生員,讓我與防病治病結下了不解之緣,一輩子從事了醫療衛生工作。” 現年76歲的高樹舉“老兵”聲音鏗鏘有力,“在‘衛生’戰線一干就幹了50載,以前衛生室條件不好,就經常帶學生上山刨草藥,將切好曬完的草藥賣錢補貼衛生室,還給鄉村‘赤腳’醫生培訓,培養他們成才,現在年紀大了,感覺還有很多事沒做,捨不得離開工作崗位,還想再幹幾年。”

蘭陵“老兵”故事之一:“古稀老兵”退崗不退志 奮鬥永遠在路上

高樹舉親自上陣爲活動“助興”

1964年高樹舉應徵入伍,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6174部隊,在部隊服役5年的時間裏先後擔任過連隊炊事員、衛生員,每逢部隊出任務時,急救箱是高樹舉的“標配”。“工程兵經常要挖山洞,挖山洞是個體力活同時也伴有危險性,戰士們會出現如體力透支、誤傷擦傷等各種特殊情況,所以我常備急救箱,便於在第一時間將戰士們的傷口進行處理,防止出現感染等併發症。”高樹舉言談舉止間體現出“醫德高尚”。救死扶傷的信念根植於高樹舉的內心深處,軍旅生涯中憑藉精湛的“衛生醫療技術”,被部隊授予“三手”獎章(“三手”是指神槍手、神炮手、技術能手),並且多次被評爲“五好戰士”。

“小車不倒自管推,一直推到推不動”是高樹舉在部隊習得的人生信條,他將這一信條完全融入到退伍後的衛生事業中。退伍復員後,他先是被分配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先後在尚巖、新興、賈莊鎮等衛生院任防疫醫生,後又調到蒼山縣礦山機械廠衛生室,當上了一名廠醫。

“當時的蒼山縣礦山機械廠衛生室只有一名廠醫、一個方盤、一把攝子、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張牀、一個藥櫥、4個玻璃空針以及50元的流動資金。”高樹舉對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說道,衛生室服務的對象是廠內的工人,自從他接手衛生室後,多方籌集資金增添了器械,增加了藥品的種類與數量,在服務好廠內工人的同時,面向廠外擴大了服務對象,他精心診療、熱情服務,只要有年老體弱的病人,他總是背起藥箱到患者家中送藥、輸液。隨着服務門診人次的增多,手寫處方從最初的一張二張,到後來一天三五拾張,甚至更多,圓珠筆芯也從三五天一支,到後來的一天一支。“衛生室慢慢有了起色,很快就成爲廠內、外就醫診療的關注點,從最初只有一名廠醫,發展到有15名工作人員,醫療用房增加到12間,並且積累了10萬元固定資產。”高樹舉在蘭陵縣成爲人們街頭巷議的名醫,成爲人們心目中的一張名片。

蒼山縣礦山機械廠衛生室獲得的成功是高樹舉衛生事業發展過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進一步激發了他的鬥志,他後又審時度勢,主動和卞莊鎮政府和縣衛生局協商,決定將所興建的醫院無償提供給卞莊鎮使用,成立卞莊衛生院。卞莊衛生院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老兵”高樹舉也開始了近20年的艱苦創業。蘭陵縣卞莊衛生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步一個腳印逐步發展起來,衛生院的發展歷程凝聚了高樹舉的巨大心血。卞莊衛生院得到省、市、縣各級領導及主管部門的關懷和肯定,多次被市、縣評爲先進文明單位,優秀服務單位,基層黨建先進單位,高樹舉“老兵”被評爲孝老,助殘先進個人。

近年來,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一些老年病的常發、易發、多發,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養老治療護理問題困擾着千家萬戶。“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不僅成爲公衆高度關注的熱點,而且也一個不可迴避的社會課題,這個社會大問題同樣也引起了高樹舉老人的惦念與思考,他多方考察、調研,率先在蘭陵縣成立了第一家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蘭陵縣康華社會養老護理服務中心。高樹舉決定把養老產業做大做強,又投資興建了長城中心敬老院,258名五保老人,搬進了有空調、有熱水,護工人員24小時服務的綜合大樓。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奮鬥永遠在路上,現年76歲的高樹舉仍沒打算停下腳步,談及下一步打算,高樹舉說:“5年的部隊生活磨礪了他的意志品質,是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黨的教育給了他出路,給了他學識,給了他認真好學的志向,成就了他的事業,圓了他的夢想。他想在最近一年把卞莊衛生院北城醫院的養老院建起來。”說話間老人的眼裏閃爍着“希望之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