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浪潮論壇”上,米未聯合創始人、《樂隊的夏天》總製片人牟頔,《創造101》、《明日之子》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天天向上》製片人、《聲入人心》監製沈欣,摩登天空創始人&CEO沈黎暉,面孔樂隊主唱陳輝,微博音樂/戲劇總監楊薇與主持人摩登天空雜誌主編&壞蛋調頻主理人王碩,共同就這些音樂類節目生產、傳播、運營的熱點話題,以及綜藝與音樂行業的相互影響展開深入探討。而《創造101》、《明日之子》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則強調了音樂類節目音樂性和敘事性並重的創作原則與方向,“最近做的大型的音樂節目,不再只是單點地表現個人的音樂屬性和能力,更多是希望能講一個符合當下行業真正痛點、直擊心靈底層的大故事,在音樂之外更多人性和社會層面、能夠在更大範圍激起年輕觀衆共鳴的故事。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音樂類綜藝節目能否助力音樂破壁出圈?牟頔、邱越、沈欣、沈黎暉、陳輝、楊薇等圍繞音樂類節目生產、傳播、運營的熱點話題,以及綜藝與音樂行業的相互影響展開深入探討。

文 | 江來

音樂類節目,是綜藝市場不變的王者。而隨着選題視野的不斷拓寬、新型製作模式的引入,近兩年,音樂類節目呈現出了新氣象。聚焦嘻哈、電音、搖滾、美聲等多種垂直領域的新品走熱,音樂節目這個最傳統的主流綜藝品類,在多元探索中迎來了新的春天。

與其他類型節目生產所不同的是,音樂類節目需要兼顧綜藝創作規律與專業化的音樂表達。所謂音樂性與敘事性等其他元素的平衡關係、綜藝節目與音樂產業的互動關係、“小衆”音樂背後的圈層文化與綜藝的大衆化傳播邏輯間的矛盾關係等命題,成爲此類節目創作者所要面對的關鍵性問題。

昨天,由微博、新浪娛樂主辦的《音樂綜藝層出不窮,是否改變了音樂圈?》“新浪潮論壇”上,米未聯合創始人、《樂隊的夏天》總製片人牟頔,《創造101》、《明日之子》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天天向上》製片人、《聲入人心》監製沈欣,摩登天空創始人&CEO沈黎暉,面孔樂隊主唱陳輝,微博音樂/戲劇總監楊薇與主持人摩登天空雜誌主編&壞蛋調頻主理人王碩,共同就這些音樂類節目生產、傳播、運營的熱點話題,以及綜藝與音樂行業的相互影響展開深入探討。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音樂性

是否是音樂類節目的第一要素?

無論是專注於細分領域的《聲入人心》《樂隊的夏天》,還是大衆向的偶像選秀《創造101》《創造營》《明日之子》,都在注重音樂性的強化。《聲入人心》監製沈欣介紹,《聲入人心》沿襲二重唱、三重唱等多重專業化演唱形式、對選手聲部歸屬和演唱能力的注重,都體現了較強的音樂性。

而《創造101》、《明日之子》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則強調了音樂類節目音樂性和敘事性並重的創作原則與方向,“最近做的大型的音樂節目,不再只是單點地表現個人的音樂屬性和能力,更多是希望能講一個符合當下行業真正痛點、直擊心靈底層的大故事,在音樂之外更多人性和社會層面、能夠在更大範圍激起年輕觀衆共鳴的故事。”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創造101》、《明日之子》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

在米未聯合創始人、《樂隊的夏天》總製片人牟頔看來,音樂性是個無法從節目中隔離出來單獨探討的元素,探討音樂性是否是音樂綜藝創作所要考慮的首要要素,是個“僞命題”。“我總覺得音樂性是一個沒法單獨拿出來聊的事,很多人問我們,你們怎麼評價樂隊的音樂好不好。如何評判音樂性在節目中應該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我的答案是離不開人,音樂和人不是兩個可以割裂分別探討的有邏輯的事。”

人與音樂相互制衡、彼此統一,是音樂節目製作人與音樂人達成的共識。牟頔認爲,“音樂是不是離開人單獨存在的,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歌,這是一個整體,不能單獨評判音樂性,只能統一地評判音樂的魅力,這其中有音樂作品的魅力,也有個人的魅力。”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米未聯合創始人、《樂隊的夏天》總製片人牟頔

面孔樂隊主唱陳輝也表示,最早以爲《樂隊的夏天》的是一檔“真人秀式音樂節目”,但參與後發現,節目打破了傳統真人秀節目的常規做法,最大程度凸顯了音樂,“對所有音樂人的個性、作品都非常尊重,這個是《樂隊的夏天》做得最棒的地方,所以我們來對了。”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面孔樂隊主唱陳輝

節目創作需求與歌手錶達訴求

選曲的矛盾平衡

音樂類節目的創作中,綜合考量內容創作的導演意願與歌手自身的音樂表達訴求之間的衝突,一直是一道難題。對於這一問題,三位製作人給出了不同的平衡理念,在他們看來,不同題材、風格的音樂節目的處理方式有明顯差別。

“前提是選什麼題材、表現的是什麼人。如果我做偶像類的節目,可能控制力會放得更大一些,而做樂隊的時候,就刻意提醒策劃團隊把自己的能量收一些,因爲樂隊的能量太大了。尊重樂隊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策略,每一個樂隊選曲的時候都有溝通,但沒有說必須唱這個歌。”牟頔解釋。

邱越認爲,面向專業人士的音樂節目,由於參與者往往對自己的個性、音樂風格都有明確把握,節目要做的就是挖掘他尚未被發現的個人魅力,以及渴望進一步表達的突破空間。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而對於《明日之子》這樣發掘新人的節目,選手自己與導演組的意願的關係,類似一個人的自我認知與他人認知、社會認知的關係,“選曲上首先是自己要有感受的,不然肯定不會有效果。作爲一個市場上的新人,總能找到自己有感受的就火了,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突破和釋放自己的那個點的話,就需要整個導演組和音樂團隊會花相當大的精力解決這個問題。”

她總結,一個人在音樂節目裏的表現,就是心裏所想、人格和認知的綜合反映,“拋開這個,很難談我們要怎麼樣爲這個人選擇要表演的作品。”

垂直於歌劇、音樂劇的《聲入人心》較爲特殊,其成員與音樂作品選擇的門檻也較高。沈欣介紹,節目選角階段就與其他節目有所不同,選手個個都手拿樂譜、演唱自己學習過或精心準備過的作品,而節目通過培訓逐漸培養他們演唱不同作品的能力,逐漸改變選手的傳統觀念。“《聲入人心》是作品優先,我們永遠看哪個演員適合哪個作品,應該用什麼情緒表達。”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天天向上》製片人、《聲入人心》監製沈欣

音樂靠綜藝出圈or

綜藝靠音樂出圈?

對於一檔音樂類節目,綜藝行業和音樂行業往往有着不同的觀察視角和評判標準,而共同關注的一件事,是一檔節目能爲音樂行業帶來什麼,音樂與綜藝究竟應以怎樣的關係存在。論壇上,主持人將這一問題再近一步,拋出“到底是音樂靠綜藝出了圈,還是綜藝靠音樂出了圈”的終極問題。

而在衆多節目製作人、音樂行業從業者看來,這一問題將音樂與綜藝放在了兩個對立面上,“是沒有必要的”。他們認爲,兩者應是互相沾光、互相推動。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邱越表示,“QQ音樂流行榜90%的熱門音樂表演者,都是被綜藝推起來的。綜藝節目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的關注,短期內的內容爆發力很強,這也是音樂節目爲什麼有這麼旺盛的生命力。而一檔音樂節目產生好的音樂人,後續能夠產生作品、持續發酵,才能推動這個市場的各個方面願意把成本投入到音樂節目上,反向推動音樂行業能夠更健康繁榮發展。”

沈欣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認爲,綜藝節目需要好的音樂人和好的作品添磚加瓦上逼格,音樂節目也可以幫助音樂人宣傳自己好的作品和堅持的音樂理想。

他透露,《聲入人心》第一季邀請鄭雲龍時曾遇到困難,“他說我不參加綜藝節目,我的使命是好好練歌、在舞臺上傳達給觀衆,我說你來的話會有更多人願意看你的演出”,而節目播出後,包括他在內的行業優秀歌手的參與,的確給音樂劇行業帶來了改變。

作爲音樂公司的代表,摩登天空創始人&CEO沈黎暉認爲,兩者彼此需要,綜藝和音樂並不矛盾,他以旗下的《董小姐》《我在人民廣場喫炸雞》《南山南》等熱門歌曲爲例,這些歌曲都通過綜藝節目廣爲流傳。

而在他看來,原創音樂顯然是音樂類節目的一大發展方向,“去年我就說明年可能是原創音樂綜藝的大年,綜藝都在往原創音樂、真正有價值的音樂傾斜資源,這種情況下,這兩者更沒有那麼多矛盾的點,這是一個大趨勢。”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摩登天空創始人&CEO沈黎暉

就連面孔樂隊主唱陳輝也坦承:“面孔就是沾了音樂綜藝的光,讓很多人知道面孔、瞭解面孔,因爲面孔去聽以前那個年代的歌,去關注那個年代的樂隊,去感受那個年代的聲音。”

而在來自音樂平臺方的微博音樂/戲劇總監楊薇看來,“我覺得可能談不上誰沾誰的光”,音樂與綜藝的結合,對音樂來說是非常好的傳播方式,而對於音樂人來說,一檔綜藝節目對他們的改變效果更大。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微博音樂/戲劇總監楊薇

而從大數據的角度來看,音樂類節目中,經典歌曲的翻唱,往往是傳播效果最好的,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大的爆點,而用戶對新歌接受、傳播、發酵的週期會更久一些。

破圈的路徑與方法

從《中國有嘻哈》將小衆青年文化帶到主流市場,到《聲入人心》《即刻電音》《樂隊的夏天》等從各個垂直領域切入、不斷拓寬音樂類節目的邊界,細分題材的音樂類節目,已經成爲綜藝市場的一大熱點品類,圈層文化逐漸被更多主流大衆所接受。而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破圈”的突破點與方法論。

邱越對“破圈”進行了細緻解讀,她指出,從原本的圈層劃分來看,破圈大致可分爲兩種路徑:一種是從粉圈擴大到路人圈,一種是從專業的小衆圈擴大到大衆。打造過“創系列”、《明日之子》的騰訊視頻,更多面對的是前者。

對於粉絲圈和路人的關係,平臺進行過較爲深入的觀察,“這兩部分人的需求還是有些不同,粉絲會把對偶像的喜愛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對音樂人的愛之外,還有很多情感投射。粉絲更多是人格層面,路人更多是才華能力和欣賞層面的,心理上有區別。如果這兩部分都想要的話,就需要既有人格魅力的展現,又有所謂音樂專業能力、創作才華上的體現。”

至於從小衆到大衆的破圈,騰訊視頻也有過嘗試。在邱越看來,不同的類型方向有不同的難度,即便是做細分題材的節目,也是做大衆化的綜藝,題材切口的寬度不同,區別是水池深淺的問題,“現在已經做了這麼多的音樂方向的節目,基本上能切的都切差不多了,我們也嘗試過,從內容上還能怎麼更進一步推陳出新,在水池本身沒有那麼大資源的情況下,怎麼能讓水池持續地更新,我們也很難有100%的把握說,一定能夠在這上面有突破。”

而對於垂直題材綜藝《聲入人心》到底是否幫助美聲、歌劇、音樂劇出圈,總監製沈欣難以給出定論,但他認爲,“至少讓人家知道了有這樣一個行當,有這樣一羣人在唱這種類型的歌,而從數據來看,歌手肯定是出圈了。”

獨家速遞||牟頔、邱越、沈欣等製作人,深解音樂類節目創作痛點與破圈之道

站在音樂公司的立場,沈黎暉對所謂“出圈”並沒有太大感受,綜藝節目和音樂公司有着不同的分工,“綜藝的任務是出圈,因爲出圈意味着瞬間的流量,而音樂公司的邏輯更慢,我們要乾的事情不是出圈,是擴圈。”在他看來,“擴”更理性,也是音樂產業更爲需要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