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作者:苏玉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标题:小河渔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c32cd49c23e416a8a51387b79dcf278\" img_width=\"900\" img_height=\"675\" alt=\"滦河捕鱼:下梁子\"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乐亭县东北部有一条大河叫滦河,末段的走势大体是东西直向的,到滦河口入海是其归宿。它还有一条支流,叫作小滦河(二滦河)。这条河就不像其干流那样挺直健硕,很像一条沙漠中行进的长虫,弯弯曲曲,没个定型,经过九曲十八弯的逛荡,才到达狼(浪)窝口归入了渤海。不知造物主为啥让这条河给家乡北沙崖(nie)村来了一个U 字形的拥抱,使这里的乡亲们不得不长年和河水打交道。可是它却没给当地人留下一点偏爱的好印像。因为,作为水它不能被用于灌溉,作为河它不适于漕运。相反却不断耍弄它那猴子脾气,动不动就发水,动不动就塌河,弄得人们终年不得安宁。好在造物主令观音普萨给它戴上了一个金箍咒,只准它在盛夏可以自由闹腾,其它时节必须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不许它“乱说乱动”。乡亲们很聪明,也深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于是乘机抓住其仅有的一段“老实期”来作点文章。捕鱼摸虾就是最便捷的营生。捕鱼的方法有多种:旋网捕鱼、绷斗捕鱼(淘鱼)、掏鱼、钓鱼、笼鱼、渔梁捕鱼(下梁子)等等。这里只谈谈渔梁捕鱼。家乡人称作“下梁子”,可是说出口来却是“下亮子”,也算是约定俗成吧。其实,这是一种古老的截河取鱼法。《诗经》里“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说的“梁”,所指就是渔梁。唐人皮日休的《渔梁》诗形容得更加惟妙惟肖:“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它说的是南方用青竹披为原料,插在河溪里,建造篱笆墙构成渔梁捕鱼的情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梁子是有条件的,时间、地点、河宽、水深、流速都要综合考虑,先行考察,后筑梁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时间:大致应在入秋后,雨季已过,小滦河相对老实了,水流缓了,河面窄了,河水也浅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点:尽量选在河面窄,水不深(二三尺左右),河底凹凸俱在,泥沙并存之处;闸口宜开在水流相对较深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施工:用泥沙筑起一道堤堰,横向将河水拦起来,只留下一个丈余闸口,利用落差在这个闸口下侧用箔子设一个陷阱(水筛子),堤堰则稍加被覆。如果水流过急,为减轻该口的压力,还可以在其远端再设一个副闸口,并用秫秸帘子箅住闸口,放过流水,挡住鱼虾。这一切弄好后,再在距主闸口最近的岸边搭建一个窝棚,便于栖身露宿。并备下两盏马灯,一个设在陷阱处,便于观察鱼蟹落网和陷阱的安全情况;另一盏则用在窝棚里。夜深了,人静了,小滦河边,晚风瑟瑟,秋虫喓喓,灯火摇曳,流水哗哗,伴随着渔人哼起的皮影小调儿,别有一番渔翁乐陶然的情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陷阱的运作:鱼蟹们喜欢在夜间顺流游动,当遇到路途不畅时,它们会竞相寻找出路,当到达闸口时个个铆足劲儿向前冲,结果纷纷落入陷阱——掉在渔箔上作垂死的蹦哒。所以渔人要不时前去视察收拾。虽然落入陷阱的鱼虾们只有死路一条,再蹦哒也是瓮中之鳖——但螃蟹则是另外一回事儿,它们神通广大,渔箔对它们说来,不过是个廉价的桥梁,如果渔人不及时出手逮住,它们便展开那八条灵活的小腿儿,很快就会择机遁入河中,因为陷阱是敞开式的。渔人收获的猎物,当即放入特制的网兜里,再将网兜置入水中,兜口縻在岸边后就可以抽身钻进窝棚里小憩片刻。这样,网兜里的鱼虾们次日仍是活蹦乱跳,提篮上市,绝对能卖上个好价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渔梁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在我的记忆中,昔日的滦河留给当地人民的多是痛苦的回忆,几乎年年发水涨(zhǎng)河。洪水犹如猛兽,卷走了村庄,塌掉了庙宇,淹没了庄稼,堵塞了交通……百姓们叫苦不迭,却无能为力;直到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上游修建了水库和有关水利设施,才将这只世代兴妖作怪的猛兽终于给制服了,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发水塌河了,河上架起了雄伟的大桥,再也不用担心交通受阻了,下再大的雨也不用耽心河水出槽(水漫出河槽,即发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心是肉长的。人们不会不想,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经过了这个朝,那个代,犹如走马之灯,去了穿龙袍的,来了穿马褂的,一个又一个,却没人关心和解决这个大害问题。于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水照发,河照塌,苦难过后依旧是苦难。只有来了共产党,这个老大难才得到了解决。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只要沿着十九大指明的方向,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乃“知恩图报”之“善莫大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作者苏玉志,姜各庄镇北沙崖村人,蚌埠装甲兵学院原政委。) \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8236135768116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