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當你翻閱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的時候,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三本名著塑造的核心人物劉備、宋江和唐僧都是一些十分仁慈、軟弱甚至近乎懦弱的形象,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以及梁山泊衆好漢中見義勇爲的魯達、英勇無畏的\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6\"\u003E武松\u003C\u002Fi\u003E等人反而位居其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庸無能的大英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看《三國演義》,在三國衆英雄中,無論是論武功還是論智慧,劉備都顯得才能平平。論武功的話,他的結義弟兄關羽和張飛都是萬人敵,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但是二人都對劉備忠心耿耿。論智慧的話,諸葛亮的智慧冠絕羣倫,少有大志,每每“自比管仲、樂毅”,而當年劉備還在寄人籬下、只有一個“皇叔”的空名。諸葛亮不投靠曹操或孫權,爲什麼非要投靠這個很落魄的“劉皇叔”呢?\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seSFBPhj7hT\" img_width=\"859\" img_height=\"537\" alt=\"軟弱駕馭強大——劉備、宋江、唐僧的形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再來看《水滸傳》裏的宋江。宋江長得其貌不揚,又黑又矮,也沒什麼背景和職位,在被逼上梁山之前只是山東鄆城縣的一名押司,相當於現在的縣\u003Ci class=\"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 chrome-extension-mutihighlight-style-6\"\u003E政府\u003C\u002Fi\u003E文書,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務員。後來因老婆閻婆惜有外遇,一怒之下將老婆殺死,被官府從山東發配到江西,這一路上宋江可謂結識了衆多江湖豪傑,其中有後周皇室宗親柴榮、佔山爲王的強盜王英、監獄看守長戴宗、監獄裏的獄卒李逵、漁夫張順……這些三教九流的江湖好漢,只要一聽是宋江,便翻身拜倒,還免不了要問一句“莫非你就是山東鄆城,人稱及時雨宋江,宋公明哥哥?”一個小小的縣城押司,也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智慧武功更是無從談起,竟然具有如此高的江湖知名度,豈不怪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神通廣大,能上天入地,降龍伏虎,法力無邊,但卻乖乖地保護着什麼能力都沒有的唐僧一路去西天取經。在前往西天的路上遭遇了無數妖魔鬼怪,唐僧總是被妖怪幻化成的假相所迷惑,因此經常被妖怪所矇蔽,淪爲俘虜。而無論是妖怪幻化成的山野村夫,還是絕世美女,都逃不開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每當被孫悟空識破後提起金箍棒要打,唐僧總是大喊一聲“悟空,不要傷他性命。”讓孫悟空前功盡棄。這樣一個無能又懦弱的師傅,孫悟空爲什麼還不離不棄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仁者才能無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這三個人物看似軟弱,實際上卻是儒家“仁義”的化身。所謂“仁者無敵”,這三個人物之所以能引無數英雄豪傑競折腰,說到底就是,他們用仁義征服了人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備是“仁義之君”,對兄弟講義氣,對百姓講仁愛。《三國演義》第十四回和第十五回,張飛不僅丟了徐州,劉備的兩個老婆也不知所蹤。張飛被關羽罵了幾句,羞愧難當,竟然要拔劍自刎。這時,劉備趕緊上前抱住張飛,並將劍從張飛手中奪出扔到了地上,然後說了一句十分經典的話:“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在對百姓的仁愛方面,最爲經典的就是“攜民渡江”那個情節。諸葛亮火燒新野之後,曹操分兵八路來攻樊城,城中百姓要跟隨劉備一起渡江南逃。在江邊,百姓拖家帶口,扶老攜幼、號泣而行,兩岸哭聲不絕。劉備見此情景,心中悲慟不已,鼻子一酸,哭了起來:“爲我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說罷,就要投江自盡。左右急忙抱住,從人見狀,莫不痛哭。\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seSkCLKSH1Z\"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77\" alt=\"軟弱駕馭強大——劉備、宋江、唐僧的形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宋江則是“忠義”的化身。作爲一個小小的縣吏,能夠名播天下,就是由於他義薄雲天。其中最經典的故事,就是“擔着血海也似干係”營救晁蓋。身爲鄆城押司的宋江,緝賊捕盜本是他的職責,但是聽到晁蓋“生辰綱”事發之後,他立刻獨自飛馬,急急地“舍着性命”去救晁蓋。宋江用自己的行動維護了弟兄間的義,也由此走上了亡命之路。宋江被逼上梁山之後,無時無刻不想着招安,“早招安,心方足。”可見忠的觀念在宋江的頭腦中所佔的份量之重。在受到招安之後,他又遠征方臘,成爲朝廷忠臣。即使受到了奸臣的毒害,宋江臨死之際,心中所慮之事竟是自己身死之後,李逵造反會壞了他的清名忠義,狠心用酒毒殺了李逵。兄弟的義到底沒有抵過對皇上的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唐僧的仁與劉備、宋江有所不同,他的“仁”中有佛教大慈大悲、普渡衆生的色彩。作爲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爲懷”。大徒弟儘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即便是每每遇到要喫掉自己的妖精,他也要求孫悟空不要傷其性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儒家文化與“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大古典名著的主要人物都看似平庸,然而他們卻憑藉自身的人格魅力贏得了衆人的擁護,無論他們的下屬如何勇猛、如何足智多謀,但最終還是心甘情願的爲他們效勞。像《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傾畢生所學輔佐劉備成就王霸之業,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劉備死後,明知道後主劉禪昏聵無能,爲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卻仍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甚至他的兒子諸葛瞻和孫子諸葛尚爲了抵禦鄧艾入蜀,在保衛四川綿竹的戰鬥中紛紛戰死沙場,諸葛武侯一家可謂一門忠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滸傳》裏的宋江和李奎是一對絕好的搭檔,宋江對李逵仁至義盡,因此感化了李逵,李逵這種硬漢子喫軟不喫硬,受宋江感化,對宋江忠心耿耿,甚至最後喝下宋江的毒酒,陪同哥哥一起見閻王爺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遊記》裏,唐僧在取經途中先後搭救了他的幾個徒弟,因此成爲他們的恩人,並且一路上慈悲爲懷,盡顯菩薩心腸,最後在徒弟的保護下,求取真經,修成正果。\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seT8CWJA7pW\" img_width=\"841\" img_height=\"693\" alt=\"軟弱駕馭強大——劉備、宋江、唐僧的形象\"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三部名著的作者都生活在理學盛行的明朝,因此作者難免受到傳統儒家文化的薰陶,“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是儒家學說的最高道德規範。“仁”的內涵十分廣泛,主要包括“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宋江的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正是仁者愛人的體現。儒家的“仁”施之於政治,就形成了“仁政”,實行“王道”,反對霸道,從而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樂業。劉備的仁不僅體現在他與結義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對下屬的仁義和知遇之恩,同時還體現在他“以人爲本”的仁政思想,劉備的人物形象是中國傳統社會理想化的“仁君”形象。《西遊記》的思想內容即使以佛、道爲主,但也不免摻雜有作者的儒家思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理解了作者的思想背景,我們就理解了爲什麼三大名著都不約而同的把最重要的人物描寫得很軟弱或者懦弱,這正是表達了“仁義之愛”纔是最不可征服、最值得稱頌的思想理念。\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115532487070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