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d7aff35802447cea4a196d4ae2af9a3\" img_width=\"2096\" img_height=\"1325\" alt=\"中國畫品評標準之我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元 王振鵬 龍池競渡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中國畫品評標準之我見\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陳雲(福州畫院畫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畫史上,有諸多中國畫作品的品評標準。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將三國至南齊的27位畫家分爲六品加以評說。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畫錄》中提出“神”“妙”“能”“逸”四品標準。晚唐張彥遠在前人的基礎上將繪畫分成“自然”“神”“妙”“精”“細”五品。五代荊浩將繪畫列爲“神”“妙”“奇”“巧”四品。明代陳洪綬將畫家列爲“神家、名家、作家、匠家”等。直至近現代黃賓虹提出“江湖畫、市井畫、文人畫、士夫畫”之說。前人對中國畫作品的品評標準,可謂持續不斷,衆說紛紜。只是這些品評標準過於簡單空洞,沒有進行較詳細的具體論述。品評標準的意象性語言,會使人產生不同的理解而無所適從,很難理解真正的含義。因此,歷代畫論的品評標準是不完善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f26ad406a2a44778bbe717fae26fb08\" img_width=\"900\" img_height=\"547\" alt=\"中國畫品評標準之我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劉松年 春景-四景山水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當前在中國畫繼承發展的複雜態勢中,對中國畫品評標準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出中國畫的正確品評標準,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目前由於缺乏中國畫的審美基礎共識,中國畫的品評成爲較模糊的概念,缺乏較爲統一的品評標準。多元時代的多元標準,品評標準的多樣化等於品評標準的混亂,造成了中國畫品評尺度的失真。例如以世界文化一體化的觀點,用西畫的品評標準來要求中國畫。當前中國畫的“新穎”與“形式感”,似乎成爲品評的決定因素,使不能稱之爲筆墨意義的中國畫,往往在各類畫展中獲獎。還有人認爲中國畫品評標準是衆口難調,中國畫既有品評標準又沒有品評標準,從現在看是標準,從將來看未必是標準,品評標準似乎是無法定論的。當前還存在以作品的市場價格,畫家的職務和官位來界定中國畫作品的品評標準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055cdef847a4c619105aae7c36751e5\" img_width=\"900\" img_height=\"534\" alt=\"中國畫品評標準之我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劉松年 冬景-四景山水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針對這些現象,更證實了元代趙孟頫的斷言:“畫固難,識畫尤難。”品評的水平是審美鑑賞力、學識、修養的集中體現。一位中國畫家畫不好中國畫,制約的重要因素是缺乏對中國畫作品的審美鑑賞能力,辨別不清作品的優劣。如果是審美眼界高而手低,是可以逐漸自我完善的,如果是審美眼界低,必然導致手低,從根本上無法提高自己的繪畫能力。中國畫的理論評論家如果缺乏審美鑑賞能力,也很難寫出正確的理論評論文章。大千世界俗眼居多,因而產生黃秋園終生落魄,陳子莊只得飲恨九泉的悲哀。面對當前種種品評現象,重新確立中國畫作品的品評標準是當務之急。\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d9389ad620547a49bf333127f5c7698\" img_width=\"900\" img_height=\"535\" alt=\"中國畫品評標準之我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劉松年 夏景-四景山水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中國畫作品的品評標準具有根本性的文化導向意義,品評標準必須從中國畫技法、審美理念、理論體系等方面,從中國畫所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去界定,尋求具有基礎性、普遍性和長遠性的中國畫作品的品評標準,品評標準應該簡明、具體而易懂。我認爲品評中國畫作品有四個主要標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骨法用筆。中國畫的筆法線條代表着中國畫的傳統和精神,要寫出骨法用筆的一波三折富有彈性和韌性的線條。按歷代中國畫論的觀點,沒有筆法線條的中國畫是不能品評的作品,因此,要品評中國畫作品,首先要品評線條的優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自然態。作品注重意象、興象精神的高揚,注重書寫性,中國畫的寫意尤其需要自然書寫的創作方式。作品呈現隨機而生、自然天成,沒有拘謹刻意的筆墨製作,沒有矯揉造作。筆法墨法能否自然表達是衡量中國畫作品優劣的重要標誌,返樸歸真的自然爲中國畫的高境界,中國畫與中國書法都以“自然”爲最高品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作品根源於中國畫的傳統和精神。其作品無論如何變革創新,其根基是來源於中國畫的傳統精神,是在中國畫傳統基礎上的變革,借古以開今。迄今爲止,還沒有產生割斷中國畫傳統的傳承,而自立面貌風格的真正成功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作品形成鮮明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作品要求超凡脫俗,與衆不同,鮮明而獨特,爲自我獨創。作品形成鮮明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是衡量一位中國畫家藝術成就的唯一標誌。形成鮮明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是困難的,只有極少數中國畫家才能做到,因此,能形成較凸顯個人藝術特點的作品,也不失爲優秀中國畫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f7cf5ea8fdd4ab3932751cb006c6cc2\" img_width=\"900\" img_height=\"540\" alt=\"中國畫品評標準之我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劉松年 秋景-四景山水圖\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這四個中國畫作品的品評標準,是中國畫的審美理念,也是中國畫的審美觀。四個標準不能分割,要結合在一起進行中國畫作品的品評。四個品評標準同樣適用於中國書法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d0bc746b110b409a96480ac5af1323d3\" img_width=\"300\" img_height=\"5390\" alt=\"中國畫品評標準之我見\"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豎版元 王振鵬 龍池競渡圖全卷欣賞\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4197787184993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