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

——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曾祥裕 曾海亮

“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寒露過後,天便涼了。我從南平驅車至福州,榕城王先生熱情主動前來酒店看我,說天涼,不妨到三坊七巷走一走。

客隨主便,走在福州這條歷史文化名街,覺得格外親切,因爲近年來多次遊覽過它。

王先生說去林則徐紀念館參觀吧。

林則徐紀念館設在林則徐公祠。

這是閩南建築風格的祠堂,創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內有儀門廳、御碑亭、樹德堂、南北花廳、曲尺樓、竹柏軒等主要建築物,具有江南園林風格,爲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樹德堂爲祠廳,經測坐向爲子山午向兼壬丙,與榕城外水口乙辰相配。

我向祠廳正中的林則徐官服塑像三鞠躬。

我們放慢腳步參觀了館展,這個館展是國內最全面反映了林則徐一生事蹟。展品中還有林則徐親筆書寫的對聯、條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筆記等 120多件;還有他使用過的印章、殘墨、印盒、政書雕板等遺物。

“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從中華民族歷史,民族精英名單中不可無林則徐。作爲一個特殊時代的人物,他以大無畏勇氣抗英燒鴉片,不愧爲近代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的第一人。作爲一箇舊式知識分子,他又曾經嘗試洋爲中用,師夷之長,向昏庸朝廷和國人推介西方科學文化,扒開一間數千年的鐵屋,吹進一縷清風照進一絲微弱的亮光,進而爲後來者開闢出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

“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受貶的林則徐無論身處哪裏作官,又不管身處何種困境,都爲民辦實事,其作爲,於國於民,功德無量。他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前赴後繼,不斷地投身於國家的自由、獨立和建設。林則徐是一個大寫的中國人,是一本積澱深厚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大書,值得我們敬仰,進而反覆研讀。這次參觀林則徐紀念館,讓我感觸頗深的是林則徐“十無益”格言:

一、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二、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三、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四、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五、作事乖張,聰明無益

六、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七、時運不濟,妄求無益

八、妄取人財,佈施無益

九、不惜元氣,醫藥無益

十、淫惡肆欲,陰騭無益

這“十無益”既是林則徐自己的修行標準,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則。

我作爲職業風水師尤對“存心不善,風水無益”,感慨良多。

從我職業生涯所見所聞來看,凡居心不良,如自恃財大氣粗與別家搶風水,或者暗地操縱風水師通過偏房份來損人利已,或者貪慾過重,以小搏大,妄圖佔天子地爲己所用者,或拿先人骸骨爲轉運籌碼,老是尋找所謂風水寶地遷葬者,都難以實現大富大貴的目標。

“風水無益”,即是告誡世人,如若爲人不善,多行不義,其不僅上愧祖宗,更是下損子孫。

儒家把“人”等同於“仁”,認爲人之爲人,在於爲仁。仁者何也?善也!天地正氣,人心仁善,這是亙古不變的宇宙運行、萬物生長的“萬有引力定律”。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損人利己,無疑是自取滅亡。

“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林則徐此語,還有規勸世人別指望一個風水來改變命運,人生在世,個人修行很重要。福人居福地,勤耕心田,培福增慧,心好纔有好風水。

茫茫輪迴,人身難得。身爲萬物之靈,當有正知正見。

耕耘心田是爲了實現修身、齊家、平天下的理想而進行的修煉方式,其目的也是通過點滴的善舉凝聚成大德,以其造福世人。

“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老子的《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所以耕耘心田仍爲佛、儒、道家所推崇,直指心性修行之正道,尋求風水寶地務必耕耘心中福田 ,否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勞民傷財,徒勞無功。

“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十無益“:體現林則徐的人格美——談“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