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繼敏,平泉縣公務員,郵編:067500)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解決當前存在的種種難題,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政治生態好不好,決定着能不能湧現出一批好乾部,能不能塑造一種好風氣“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把政治生態打掃得乾淨整潔,能擋住河邊的水、清除池塘中的泥、把穩行進中的船,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幹部,這就是好的政治生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好的政治生態需要好的家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於黨、於國、於家,都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各級領導幹部都應當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家,在教育並管好子女上帶好頭。曾國藩常年在外,卻以寫家書的方式,將其淡泊名利的觀點告訴後輩。相反的是有的領導幹部爲了子女,拉關係、走後門,搞權力尋租,甚至貪贓枉法。這些雖屬個別現象,但玷污了領導幹部形象,損害了政府公信力,敗壞了社會風氣,拉遠了了黨和羣衆的血肉聯繫。在今天高節奏的社會運轉中,家風以及家庭教育方式值得深思。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家風的形成,是“小家政治生態到“大家政治生態的形成過程,可以積石成山,滴水成海

好的政治生態需要嚴於律己嚴於律己是指人們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不做有違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作爲一名黨員幹部必須學會在誘惑面前不動搖,不轉向,自覺自律,保持清正廉潔黨員本色所以說,嚴於律己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課一個在小節、小事上過不了關的人,也很難在大節、大事上過得硬。南省原交通廳廳長張昆桐曾說“讓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而他卻因受賄100多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這樣的幹部被查處過很多,因爲手握權力,在誘惑面前不能嚴於律己最終被拖下泥潭。只有我們每名黨員幹部常懷律己之心,常思百姓之苦,常修爲政之德,無愧於自己,無愧於祖國,無愧於百姓

好的政治生態需要常把“百姓”放心中,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廣大黨員幹部只有真正做到“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把羣衆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似百姓如親人,纔會得到羣衆的認可,得到黨的讚揚。否則,自身會一發不可收拾地滑向罪惡的深淵。切實把好慾望觀,有原則地去做事,不越道德底線、不觸紀律紅線、不碰法律高壓線,那麼我們的黨始就能保持密切聯繫廣大的人民羣衆,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保持黨的先進性,我們也一定會得到人民羣衆擁護和愛戴

好環境可以改造人,壞環境也可以改變人。政治生態好,壞人不敢做壞事;政治生態不好,好人也會做壞事。”好的政治生態需要好的家風,需要嚴於律己,需要常把“百姓”放心中。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的“藍天白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