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f82513173b54b3391262103ad11f218\" img_width=\"639\" img_height=\"213\" alt=\"家長是否很難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某個問答平臺上有一個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部分家長是否很難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看了很多回答,覺得值得分享一下\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數據帝的數據\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數據帝@Chenqin,一如既往用數據說話,說明了孩子的平庸是很大概率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從教育程度的角度看,2001年出生人口1700萬人,絕大多數人都能上初中,1300萬到1400萬人能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近800萬人可以獲得高等教育,422萬人能考上普通本科,近50萬人能考上985\u002F211大學,其中考上985大學的大約有16萬人,到了C9高校,就只剩下3萬多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2d2673da18c4dddad80255f4e731b9e\" img_width=\"483\" img_height=\"391\" alt=\"家長是否很難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數據帝@chenqin 做了一個研究,觀察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子女教育程度之間的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得出一些值得思考的結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當父母教育水平都處於當年前3%時,子女仍然處於前3%的概率只有10%。\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就是說,如果按比例推下去,現在父母是211畢業的,孩子還能上211高校的概率是10%,有近90%的孩子是達不到父母教育水平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那麼有辦法提高孩子上211的比例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就是父母教育水平在前1%,孩子能達到3%教育水平的概率在一半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也就是父母教育水平達到985高校的時候,孩子上211的概率在一半左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想讓孩子上985的概率高點,那麼父母的教育水平在985以上會概率更大一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也就是爲什麼大家都感到階層滑落的原因,因爲孩子在這個意義上,超過父母的概率基本是看臉的。就算你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條件,最終,孩子能達到什麼水平,還要看他自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統計數據的另外的一個啓示是,教育水平低的父母,孩子上985的概率依然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父母都是985學歷的人的孩子,上985的概率爲14.1%,貢獻了當年985學生數量的12.3%\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而父母都是大專以下學歷的人的孩子,上985的概率是2.2%,比高學歷家庭要低,但是他們貢獻了當年985學生數量的77.8%,因爲基數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結論很明顯了,父母教育水平如果比較高,那麼孩子不如父母的概率接近90%,試着接受這個現實吧。\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高學歷匿名用戶的例子\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這個1.1W讚的回答是一個匿名用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背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爹:數學競賽集訓隊,高二確定報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媽:高考理科大省排名前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們的女兒,中等生,小學四年級在班裏十幾二十名徘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答者原話說,自己教孩子數學,她覺得理所當然的點,孩子怎麼學都不會,錯多少次都不會,她認爲是態度問題,最後結果就是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後來沒辦法,送孩子去培訓班,自己也坐在培訓班後頭乖乖聽老師講課,分析老師怎麼給孩子傳授知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家後再和娃爹一起討論用什麼辦法讓孩子能聽得懂,能更容易接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終她明白了,不是不能接受孩子平庸,而是要接受高智商父母眼裏的康莊大道,在孩子那就是高聳的牆,父母能走的路,孩子不一定能走,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爲她找到一條適合她的路,這樣纔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者很欣慰,經過半年的折騰,孩子現在成績穩定了,也找到了學習的樂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主感慨:因材施教這四個字,從小學就認識了,但是真正的含義,是女兒教會了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這個故事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上面數據帝所說,父母985,孩子讀211的概率近50%,因爲985的父母會去想辦法解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迷惑,讓他們能儘量發揮出自己的特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學習成長的,不要讓我們的壓力成爲他們學習路上的絆腳石。\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哆啦A夢裏大雄的故事\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鬼木知 分享的《哆啦A夢》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3d717b650654ee48e753345c8d120a9\"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698\" alt=\"家長是否很難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有一集大雄坐時光機回到自己出生的時候,爸爸媽媽看着襁褓中的大雄,說他將來肯定會是個“科學家”或者“大學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時大雄上前說不要對自己有多少期待,他知道自己的未來只會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最後大雄被憤怒的爸爸媽媽趕走了。另外還有一集,說大雄受夠了爸爸每天爲了應酬,到半夜才醉醺醺的回到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於是他坐時光機去到未來,要證明自己長大後絕不會變成爸爸這種人。但事實是,未來的他一樣是醉醺醺地回家,讓靜香和兒子擔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後未來的大雄對穿越的大雄說要接受這個平凡而真實的自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說的是,無論大雄還是他父母都完全努力錯了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雄是何許人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宇宙第二的神槍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翻花繩的一代宗師和最快入睡的世界紀錄保持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瑪雅族太陽王的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日本開國賢者的僕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白堊紀恐龍的拯救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童話中的白銀劍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另一個世界的上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魔法世界的救世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摧毀鬼巖城的勇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天上世界的國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宇宙播種者唯一接觸過的人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征服過星辰大海,跨越過時間與空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見證過無數國度的誕生與毀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拯救了過去,拯救了未來,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外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無數神祕度100%的文明的傳奇英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能夠隨心所欲地創造神話級幻想生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在能讓宇宙怪獸喪命的歌聲中生存多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是好幾個文明與國度共同的至尊創世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和他的五人小隊同伴,曾經擊敗過邪惡財閥、恐怖魔王、夢幻世界BOSS、天上世界的高等文明、擁有N多核彈的海底文明、掌握着時空機器的遠古文明、還有讓宇宙文明也爲之顫抖的傳說級邪神……(本段內容摘自網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麼吊的一個人,你居然只想讓他好好讀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換句話說,有的孩子不過是在學業上平庸,卻不代表他這個人就這麼無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人父母者如果從小就抹殺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只希望他能是運作狀態良好的學習機器,但又無法提供足夠的優質資源和生產資料,只能憑着打罵來逼着孩子努力學習\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h1\u003E另一個角度\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山羊月 提出的另一個角度:\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很多答案沒有提到一個重要的惡性循環:家長的對孩子的高期待直接鈍化了他們對孩子成就的認知獎賞,削弱了他們對孩子的成就感激勵(在很多案例中甚至是顛覆性的貶低),導致他們的孩子無法從成就感最重要的源頭之一——也就是他們最在乎的父母——身上汲取足夠的成就感。於是他們便會產生類似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放棄的心理。而這種心理又會進一步影響他們所獲得的成就,於是上述情況便串聯起來形成一個週而復始的惡性循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個孩子唯一的競爭對手只有他過去的自己。自己戰勝自己的縱向比較機制就叫做成長,理應獲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我們的父母,學校和社會苦心營造出一種精密的橫向比較機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們一點點地將本應收穫巨大成就感的縱向比較機制邊緣化,甚至用一系列刻薄的批評來貶低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事實上,只有縱向比較機制纔是伴隨一個人一輩子,激勵一個人不斷進步的最重要的成就感獲取機制。\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人最大的痛苦都是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如果我們多與昨天的自己比較,也許人生會少很多痛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如今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不與他人比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又把這種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及時正反饋的道理很多家長都懂,但是一旦事到臨頭就會忘記,不自覺地讓自己的孩子與傳說中的別人家孩子比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長久下去,孩子無法獲得足夠的正反饋,就會對成長失去興趣。他們最大的願望也許就是逃離父母對自己的評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一個人終其一生獲得內在動力的源泉,一定是與過去的自己比較才能源源不斷。隨着每個人的成長,年幼時的學習排名根本就沒人在乎,不信,想一想,作爲家長,你初中一年級期末考試考了班裏第幾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橫向比較機制下,除了第一名,或者心理強大的前幾名。其他名次都是在進行不斷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摧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一個孩子在橫向比較機制下表現不佳時,他的自尊心會隨着沒有成就感而逐漸被摧毀。而這個評價機制下的幸運兒,也就是那些前幾名的學生,在成年後如果沒有經過特殊的自我心理修復,也會形成特別在意別人眼光的內在評價機制。終其一生,都難找到心靈的平靜,直至繼續投射到下一代的教育事業中。\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願每個人都不平庸\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曾經在朋友圈,發過一個玩笑性質的段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生中三個階段,接受自己父母是個平庸的人,接受自己是個平庸的人,接受自己孩子是個平庸的人,這人生中的三件事情,哪個最困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實是略帶自嘲的說着這個段子,很小的時候以爲父母無所不能,是心中的大英雄。等到上的學多了,發現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東西,認識到父母是平凡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少年時,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總以爲自己能夠改變世界,最終走入社會四處碰壁,認識到自己是個平凡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們總想着孩子會是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我們爲了孩子一點點進步而驚喜,以爲他一定天賦異稟。直到孩子上了幼兒園,開始有同伴了,慢慢孩子上小學,中學,大學,漸漸認識到他們也只是個普通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三件事情,都讓每個人很難接受又不得不接受。\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ed470582e48497b8206a815c77921cb\"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94\" alt=\"家長是否很難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但是回過頭來想想,真的每個人都是平庸的麼?爲何我們一定要盯着某一個評價機制的那幾個人看?如果我們腦中不平庸的人是如馬化騰馬雲這種的商業巨星,或者國家領導人這樣讓人仰望的角色才叫不平庸,那麼這個世間99%的人是平庸的,你我皆凡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這70億地球最智慧的人羣,本身就是不平庸的,我們是比地球任何一個物種都要牛逼的存在。我們沒有馬爸爸們有錢,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於馬爸爸們的特質,也許你會建築設計,也許你是個電氣工程師,也許你懂繪畫,也許你懂的歷史知識超過他們數倍,也許你是個運動員。而且可以肯定,很多人的數學比馬雲強很多,也可以肯定,農民種地的能力是超過馬化騰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2fb7cbb3fd84cb7b0d82077efd00e96\" img_width=\"650\" img_height=\"651\" alt=\"家長是否很難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我們每個人都有閃光點,何必一定要追求所有人都一個標準。與過去的自己作對比,只要我們比昨天在進步,那我們就不是平庸的。人生有大幾十年的時間,時間太長,幼年一時的落後並不代表成年了會過的差。如果我們有這種認識,那麼我們的孩子就不會覺得父母是平庸的。如果我們永遠和別人做比較,那麼孩子總會在某一天發現,自己的父母就是個凡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知乎有一個問題,如果你中了5000萬,你會辭職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問題下,很多人都描繪了自己的夢想,很多人的夢想都很簡單,不中5000萬也能實現,但是我們因爲橫向比較機制,因爲太在乎別人的看法,都選擇了把夢想遺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自媒體時代我們接收了太多販賣焦慮的信息,總是覺得自己活得不夠好,\u003Cstrong\u003E如果真的在我們這一代做不到追逐心靈的平靜,那麼試試讓我們擁有縱向比較的能力,讓孩子能夠擁有尋找幸福的能力。讓孩子能夠發現這個世界是有趣的,而不是壓力重重喘不過氣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f82513173b54b3391262103ad11f218\" img_width=\"639\" img_height=\"213\" alt=\"家長是否很難接受自家小孩的平庸?\"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這也是我們這個公衆號希望帶來的,世界那麼大,讓我們一起去探索!而不是被逼着去認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願我們所有人出走半生,歸來,仍然覺得自己的父母不平庸,仍然覺得自己不平庸,仍然覺得自己的孩子也不平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7214250594473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