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p\u003E7月26日,商洛市洛南县灵口镇丁塬村委会办公室,一起难以化解的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案件,经过洛南法院副院长、灵口法庭负责人、信访办主任等人的耐心调解,当事人双方终于握手言和,至此,灵口法庭终于成功化解了一件难以下判、难以结案的遗赠扶养协议纠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本案,审理办案人员感到,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思想疏导,翁婿纠纷将难以化解,后果将难以预料,只有付出心血和智慧,才能起到事了人和的效果。

"\u003Cp\u003E7月26日,商洛市洛南县灵口镇丁塬村委会办公室,一起难以化解的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案件,经过洛南法院副院长、灵口法庭负责人、信访办主任等人的耐心调解,当事人双方终于握手言和,至此,灵口法庭终于成功化解了一件难以下判、难以结案的遗赠扶养协议纠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案情经过是这样的,1997年原告张某夫妇为二女儿招被告光某为婿,约定被告对二原告生养死葬,被告可继承二原告的财产。2013年,张某夫妇二女儿因病而亡。此后,张某夫妇与光某因生活琐事多次吵闹、打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村组及派出所曾多次处理,矛盾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愈演愈烈,张某夫妇只得外出租房生活。今年7月5日,张某夫妇把女婿光某告上法庭,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要求光某立即从居住的房屋搬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开庭审理后,原、被告双方扬言要“血战到底”,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案件如若判决,矛盾有可能激化,只有调解才是唯一出路。洛南法院副院长刘文忠遂决定深入原、被告家中了解详细案情,深入村组进行面对面调解。在村委会办公室中,翁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断挑起事端,调解工作陷入僵局。双方冷静思考后,光某终于愿意搬到移民搬迁安置房,但什么时候搬迁,双方又达不成协议,打起了“拉锯战”,案件又一度陷入僵局。大家并没有放弃,不失时机地再次进行疏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办案人员的诚意终于感动当事人,光某同意立即腾出房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过本案,审理办案人员感到,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思想疏导,翁婿纠纷将难以化解,后果将难以预料,只有付出心血和智慧,才能起到事了人和的效果;审理案件时,要多考虑案件背后的隐情,还原“庐山真面目”,才能有的放矢;案件有时只要多花一点时间,多说几句话,多跑几次腿,就能点亮当事人心中的那盏灯,让当事人感受到温暖,就可能使审理结果会走向预想的方向。(陈英良 记者 李煜 实习生郭卫芳)\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73942770427545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