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喫醋能降血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醋是廚房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醋不僅能夠給我們帶來味覺上的享受,更有研究證實其還能降低餐後血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歐洲臨牀營養學雜誌》曾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招募了12名參與者(10名女性,2名男性,均不吸菸,平均年齡爲22.9歲,BMI爲21.4±0.7kg\u002Fm^2)。旨在評估在相同的飲食條件(含有50g碳水化合物的白麪包)下,飲用不同劑量的醋(相當於含1.08g、1.38g、1.68g乙酸的醋)對參與者餐後血糖和胰島素反應的影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研究發現醋與食物(白麪包)同時攝入,能夠降低餐後血糖水平和胰島素反應,並且增加參與者的飽腹感。同時還發現,醋(乙酸)的攝入量與血糖水平和胰島素反應存在劑量-反應關係,喫醋越多,餐後血糖降低越明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此之外,中華臨牀營養雜誌2009年刊登的一篇Meta分析研究報告也得出了相似的結果——在膳食中添加食用醋酸可以顯著降低受試者的餐後血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還有研究發現,將醋和高血糖生成指數(GI)的食物搭配食用,對餐後血糖的控制效果更爲明顯。有研究將蒸馬鈴薯冷藏後配酸辣沙司(約含有1.68g乙酸的白醋)給13名健康受試者食用,發現餐後血糖反應和胰島素反應分別顯著降低了43%和3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有研究者用雞肉飯(GI爲91)和麪包圈(GI爲96)分別搭配蘋果醋(約含有1g乙酸)食用,發現11名健康受試者在1小時後,食物的血糖反應顯著降低了50%和54%,同時胰島素反應也顯著下降。這說明醋在降低血糖反應的同時可以提升胰島素敏感性。而且,所有研究中均未發現加入醋會造成低血糖現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喫醋降血糖的原理是什麼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已確認醋中夠起到降血糖作用的關鍵成分是乙酸。醋與食物搭配能夠降低食物的GI,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腹感,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並且抑制某些與合成脂肪相關的酶的表達。因此,在餐前或餐中飲用食醋效果較好,空腹或餐後喫醋意義不大。有研究顯示,醋的食用量可能是血糖調控效果的關鍵,有效量大約爲30ml(6%乙酸濃度,約爲中國老陳醋的乙酸濃度)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醋的種類繁多,成分不盡相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含鹽量的角度來看,陳醋最高、香醋最低,但綜合來看所有醋的含鹽量都不算太高;從含鉀量的角度來講,陳醋最高,白醋最低;從含磷量的角度來講,燻醋最高。綜合分析來看,腎功能好的糖尿病患者人羣,各種醋都可以適量攝入;但對於腎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人羣來說,考慮到要控制鉀、磷的攝入,白醋最合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醋雖好,飲用也需注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空腹不喝醋:空腹喝醋,會刺激胃酸的過度分泌,傷害胃壁,並且空腹飲醋對於血糖的調控作用意義不大,因此應避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腸胃功能不好少喝醋:爲避免疾病加重,伴有胃壁過薄、胃酸分泌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患者應限制醋的攝入。\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7443314244654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