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热热热,每天都是“光芒万丈”,除了吹空调,最舒服的莫过于在水里游泳了!

But,很多小伙伴游泳之后,眼睛出现红肿、干涩等不适症,有些人可能觉得问题不大,但是其实有很大的潜在风险。游泳后眼睛疼,检查结果大吃一惊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武汉汉口的一个小男孩被爸爸带去露天泳池游泳,由于嫌麻烦,没戴泳镜,回来之后发现眼睛难受,第二天眼睛已经难受到睁不开,到医院时医生发现他的白眼珠变成了深红色,黑眼珠上出现灰白色斑点。

原来是因为游泳时没戴泳镜,被水中的多重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导致角膜溃疡,幸好治疗及时保住了眼睛,要知道角膜溃疡是角膜穿孔的前奏,严重甚至会导致失明。

是不是感觉很可怕?虽然是比较严重的个例,但也足以引起我们在游泳时对眼睛保护的重视。游泳为什么会伤害眼睛?

①水质。引起眼睛红肿、炎症的最主要因素是水质不达标,水质中含有的化学废物、微生物、尘埃、泥土等物质,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②排泄物。只要有人游泳,就避免不了人为的排泄物,比如汗液、尿液,这些排泄物与水中的氯结合形成的化学物质,对眼睛有刺激性,易造成眼睛炎症。

③微生物污染。水里的细菌、病毒容易引起结膜炎。

④戴隐形眼镜。游泳时戴隐形眼镜,镜片的移动容易造成角膜上皮的损伤,造成细胞的死亡、脱落,一旦细菌侵入伤口,就会导致眼睛发炎。

游泳时如何保护眼睛不受伤?

一、鉴别游泳场所卫生状况

掌握以下三步,成为泳池卫生“监督者”

1、游泳前先做好功课,掌握游泳场所总体卫生状况。

游泳场所入口的醒目位置一般都有信息公示栏,市民可在公示栏内看到游泳场所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水质检测报告以及卫生信誉等级标志等信息,根据张贴笑脸、平脸或哭脸标示,可判断该游泳场所总体的卫生状况,从而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

2、通过“水质自检公示信息”,了解泳池水质情况。

根据规定,公共游泳场所应设置专人负责水质自检工作,在每场开放前、开放时均应进行池水游离性余氯、pH值、池水温度等指标自检,水质自检结果应在入口醒目位置公示并注明测定时间。

3、通过“一察二闻三观四感”,辨别泳池水质好坏。

察:是指看池水颜色。如果泳池余氯含量正常,水质优良,那么池水呈现明亮的浅蓝色。

观:主要是看池水是清还是浊。肉眼看池水应该是清澈透明见底。

闻:就是贴近水面闻水的气味,如果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是合格的,药味过浓甚至呛人,则可能有效氯浓度超标。

感:水质优良则感觉软,如果感觉硬、涩,甚至身上有瘙痒的感觉,水质可能较差。

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游泳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1、对泳客的要求

①泳客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不得进入泳池游泳。

②泳客下水前,必须冲净全身,穿上洁净的泳衣裤及戴好泳帽进入泳池。

③泳客绝对不能在游泳池内大小便、吐痰或擤鼻涕等。

2、泳客的自我保护

①佩戴游泳镜,近视眼可佩戴有度数的泳镜,不要戴隐形眼镜以免感染。

②自带个人用品,泳客最好自带拖鞋、浴巾等个人用品。

③泳后清洗,游泳后要用清水冲洗全身,头部、脸要重点清洗。

④滴眼药水,每次游泳后最好及时滴抗菌素眼药水,能起到预防感染、缓解或消除游泳引起的结膜充血及其他不适症状。

游泳后会眼睛发红如何解决?

①一般的发红是不需要治疗,在经过数十分钟或是数个小时之后会自行消失。

②出现红肿、发涩并伴有分泌物增多的现象,需要及时就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