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月1日起,新個人所得稅法過渡期政策開始實施,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新的稅率表。而國慶節後開始,很多企業陸續開始發放工資。那麼,個人工資在扣稅方面有哪些明顯變化,享受到哪些紅利呢?

牛釗是上海一家信託公司的信託經理。10月1日,他收到了最新一期的工資,這比往常的工資發放推遲了幾天,而更讓他感到意外、甚至有些驚喜的,是工資入賬通知短信上顯示的金額。當時拿出手機來一看,發現工資多了一千多塊錢,牛釗第一反應是以爲公司發的過節費,看到詳細的工資條時,發現是收到了稅改的禮包,稅額少了1400多塊錢。

牛釗告訴記者,自己的稅前工資,每個月基本固定在兩萬出頭,按照之前的政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爲2461元。但是10月份調整之後,只有1063元,少了近1400元,降幅達到了56.8%。而對於更廣大的工薪羣體來說,10月1日之後,他們不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啓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主管張菡姣告訴記者,我們最新的這個月的工資 如果按照老政策的話 公司爲員工代扣代繳268萬 按照新政的話 就會下降到122萬左右 下降的幅度 有超過一半。

根據測算:“起徵點”提高到每月5000元后,個稅納稅人占城鎮就業人員的比例將由原來的44%下降至15%。從明年起,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項所得將與工資薪金合併計稅,屆時,房租房貸等六項支出也可抵扣個人所得稅,減稅效應將更加明顯。目前,稅務部門正在制定相關細則,確保改革紅利順利落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