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市環境所在亞熱帶河流水庫變形蟲羣落分佈研究中取得進展

  自由生活變形蟲(又稱阿米巴)是一類單細胞原生動物,種類多樣、分佈廣泛;它們主要以細菌和腐生生物爲食,是水生和陸生微食物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保障物質循環和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自由生活變形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對環境變化敏感,可形成孢囊或者不同的形態型來適應環境變化,是研究進化和生態的模式生物之一。遺憾的是人們對內陸水體特別是亞熱帶地區水體中變形蟲的時空分佈規律認識還非常有限,在物種共存和多樣性維持方面還存在空白或爭議。因此,變形蟲的生態研究逐漸受到學術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水生態健康研究組(楊軍團隊)以廈門河流水庫系統爲例,研究不同生境和不同季節變形蟲時空變化格局,分析對其分佈具有顯著影響的環境因子和生態過程,揭示不同生境中變形蟲分佈規律及羣落構建機制。該研究進行了四個季節的樣品採集,共獲得108份表層水體樣品,綜合採用普通PCR、qPCR及高通量測序三種方法檢測變形蟲。18S rRNA基因高通量測序篩選出335個變形蟲分類單元,發現河流和水庫兩種生境水體中變形蟲羣落組成及分佈規律明顯不同,而且生境類型對變形蟲羣落的影響大於季節的影響。該研究中,河流具有更高的葉綠素a、電導率、濁度和營養鹽,而變形蟲更傾向於生活在濁度和碳氮含量較高的水體中。此外,利用8種變形蟲的特異性引物進行檢測,發現兩種常見的變形蟲(棘變形蟲和哈氏蟲)具有較高的檢出率,說明棘變形蟲和哈氏蟲具有適應多樣水環境的能力,呈現出了良好的物種共存性,且夏季絕對丰度高於冬季。該研究結果表明變形蟲在水體中的檢出率、丰度以及羣落組成分佈,主要受到生境類型和水溫等多因子的影響。此外,還發現變形蟲羣落構建同時受到環境選擇和中性過程的影響,且中性過程在水庫水體中作用強度大於河流水體。該研究揭示了亞熱帶不同生境下變形蟲的分佈特徵與控制因子,不僅提高了人們對變形蟲羣落構建和生態學機制的認知水平,而且爲解析水生態系統中變形蟲對人類健康潛在威脅等問題提供了新的基礎數據。

  研究成果近日以Dynamics and determinants of amoeba community, occurrence and abundance in subtropical reservoirs and rivers 爲題發表於國際期刊Water Research, 2018,146: 177–186。研究實習員任可欣爲第一作者,研究員楊軍和教授Rensing爲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

城市環境所在亞熱帶河流水庫變形蟲羣落分佈研究中取得進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