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3日,今日行程10KM,爬升800米,下降700米,千途营地海拔4200米,用时6小时,比较轻松的,由于雪大,担心原计划中的5100垭口翻不过而折返,改走成熟路线加米聪垭口,沿着轨迹一路向前,路旁的杜鹃花依旧灿烂,满山遍野,垭口下的绿湖依旧耀眼。6月3日,行程10KM,爬升800米,下降700米,千途营地海拔4200米,用时6小时。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永不干涸奔腾的大江,4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观。

注:此照片拍摄于去年端午,非本次徒步

上部在西藏东南部,下部分在云南省。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同时,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金沙江由北东去,汇集雅砻江、大渡河、嘉陵江,于是中国便有了长江。

注:此照片拍摄于去年端午,非本次徒步

注:此照片拍摄于去年端午,非本次徒步

澜沧江由北南下缓缓而流,穿越国界便成了邻国湄公河的上游。怒江山北南下奔腾急湍闯进缅甸便成了萨尔温江的上游。三江同发源于青藏高原,三江携手并肩在云南崇山峻岭中奔流。

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唯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

注:此照片拍摄于去年端午,非本次徒步

每个地方,每条路线都有不同的美,有人喜欢雪山海子,有人喜欢森林草原,还有的人喜欢荒芜的戈壁沙漠……

而有的人偏偏对人文村子感兴趣,喜欢了解原始落后的生活,研究他们的民族风情,不怕脏,不怕异味,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也能接受。

所以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都有各自喜欢看的风景,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每一次遇见的人,都是一种缘份,记住美好,忘记不好,心宽天地宽!

芒康山就像是内在美的卓玛,外表粗糙,干巴,空气中也是干燥的,没有雪山海子,冰川瀑布都没有,但是这里的村子很多,民族风情浓郁丰富,能够体验到藏族同胞原始的生活,学习虫草知识,了解酥油的制作过程。是人文之旅。

G214国道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中,徐中乡建设发展也在飞速改变,以后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注:此照片拍摄于去年端午,非本次徒步

注:此照片拍摄于去年端午,非本次徒步

他念他翁仿佛魔女的个性,明艳,独特,阴晴不定,有时候坏起来连着一个月下雨,要看惊艳的美景,凭运气。

伯舒拉岭犹如恬静的淑女,没有惊艳的摄人心魄,但是景色细水流长,一路上森林秀丽,海子碧青,小溪娟娟,雪山巍巍,瀑布飞扬,群山叠翠,火红的丹霞山以及淳朴可爱的藏族同胞,令人难以忘记,是需要用心感受细细回味的路线,是值得来的经典路线。

三 江三山连穿:此次行程分三段,第一,二段共185KM,累计爬升12300米,下降11380米。最高海拔5000米, 最低海拔2300米。 徒步时间总共22天。

线路规划设计者: 黔中君没有参考轨迹。

1,金沙江穿芒康山到盐井,6天。

2,澜沧江穿他念他翁到沙朵村,4天。

3,然乌穿伯舒拉岭到怒江,12天。

第一段:芒康山:金沙江河边X457县道王大龙村前的一座溜索桥开始徒步到澜沧江边G214国道盐井县城。6天时间。3人队伍。5月27日,行程13KM,爬升1380米,营地海拔3580米。用6小时。

5月28日,行程28KM,用时12.5h,爬升1450O米,牛棚营地海拔4420米。

5月29日,行程22KM,爬升950+,下降2000米。用时10小时,坐车7KM到徐中乡。

5月30日,行程20KM,爬升1400米,下降300米,用时8小时。

5月31日,行程10KM,爬升600米,用时4小时,牛棚海拔4295米。

6月1日,行程10KM,爬升200米,下降1900米,角龙村包车8KM到盐井。

第二段:他念他翁:澜沧江边盐井到丙察察公路碧士乡沙朵村。共4天。9人队伍。

6月2日,行程18公里,爬升2000米,下降400米,营地海拔4150米,用时9个小时。

6月3日,行程10KM,爬升800米,下降700米,千途营地海拔4200米,用时6小时。

6月4日,行程12KM,爬升500米,下降400米,在称名牛棚,营地海拔4300米。

6月5日,行程20KM,下降1000米,沙朵村坐车晚上到左贡。

第一段:芒康山

5月27日,今天下午1点开始徒步,晚上7点到营地。早上7点半从芒康出发,包车前往徒步起点王大龙村,318路段由于去年金沙江大桥山体滑坡,江水堵塞,形成堰塞湖,泄洪以后,路被冲毁,一路上非常颠簸。

下午一点钟行至徒步起点,原有可以行驶机动车的水泥桥,也被冲走,只有一个铁笼子溜索可以过到对岸,看起来危险,但是很新奇,我们四个人都是第一次坐这种笼子过河。

开始战战兢兢,怕承重不了四人及四个大包的重量,提心吊胆,瞬间适应了,感到紧张刺激,顺利过到对岸,沿着土路一路爬升向上面的多如丁村子走。

太阳炙烤着我们,行进3公里多的时候,校长决定下撤,他没有适应好。我虽然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是决定坚持下去,走走停停,与前方的二人依旧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时而抬头看一眼周围的景色,今天的风景偏荒凉,到处光秃秃的,偶尔万荒之中一点绿,就是村子附近。

田里的青稞快熟了,有几个藏民在辛勤劳作。

我们穿过多如丁村子不断的爬升,横切,下到河边,距离目标营地约500米。

但是为了明天少走一点,选择捷径,在河边扎营明天可以少走一点路,我们三个各自拿出自己的食物一起做饭,三多能背走的又快,负重最多,腐败物资最多,两个气罐,各种干菜,海鲜也有,给我们烧了蔬菜鲜虾汤,非常美味,今天吃的很丰盛。

半天时间行走13KM,爬升1400+,天太热,很费水,一路上只要遇上水,不管不顾了,直接用脉动瓶子接来喝。此刻,我终于理解当人渴到极点的时候什么水都不计较了,马尿、泥水都不放过,一天没有吃的可以忍忍,没有水是万万不行的。今天路上补水8瓶。

5月28日,今天多走了些,明天翻垭口会轻松点,早上7:40分从河谷斜坡营地出发,河沟中乱石丛中没有一点路迹,杂草丛生,石头湿滑。我们对比地图,强行向上穿行,终于切到半山腰的正确的轨迹上,是一条宽大的可以行驶车辆的土路,松了一口气。

到达乃佐仲,这里是一个很大的寺庙,挂满了五色的经幡,随风飘扬,寺庙建筑金碧辉煌,雄伟气派,有虔诚的信众围绕寺庙顺时针转庙,我们稍作停留继续往前,想抄小道省点力气,结果错误了,在茂密的野树林子里钻来钻去,苦不堪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逃出了密林,路遇几个木屋,木屋炊烟袅袅。

此时才下午2点多,闲聊几句后告藏民继续赶路。

我们沿着牧道继续行进,一路鲜花相伴,行走在满山遍野的杜鹃林中,现在花开的正盛,心情也随花怒放。一路上不知名的野花铺满整个山间,紫色,黄色,粉色,令人目不暇接。

计划在垭口附近的牧屋扎营,结果超出预计那里根本没有水源,只能继续向前,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停下扎营,沿着半山腰横切,越走偏离轨迹越远,我们当机立断,决定强穿直下到河沟找水源。

坡度非常陡,非常容易滑坠下降几百米,找到了牧道,往前走不久看到一个山谷里有小股清泉,我们决定背水继续往前走,找平整的地方扎营,大家把能装水的容器都装满,爬了1公里左右的路程看到牧民遗弃的木屋。

晚上繁星点点,北斗七星非常明亮。

5月29日,行程22KM,爬升950+,下降2000米。用时10小时,夜宿徐中乡四海饭店。

早上八点从牛棚营地出发沿着山谷横切,快到垭口底下的位置,发现一个虫草营地,闲聊一会,告别淳朴的牧民,继续往前走,来到垭口底下,上垭口的路是又陡又长碎石坡。我心里默数数字,心里坚定的信念,坚持,坚持,再坚持!

到达垭口顶了,有玛尼堆,风非常大,不敢停留,我穿的最少防晒衣速干裤,在海拔4700米的地方,风一吹透骨冷,只能以最快的速度下降,10分钟下降300多米,还没有结束,这只是一个小难关。

往右横切了几百米,又一个垭口,这个垭口更高,有4850米,一步一步挪,慢慢摇,心里开始质问自己,假如我此刻在北京,是坐在空调房里,瘫在沙发上吃水果看电视,多么舒服的日子,何苦来这受这罪?纯属吃饱了撑的,有时候很后悔这样找虐,可是每次出山后转头就忘,不长记性,还会计划下一条路线。

中午12点多我到达垭口顶,黔中君老师为了给牧民找药,在垭口吹了风,有些头晕,后半段行程状态受了影响,下了碎石坡,路况越来越好。

挖虫草的藏民们不超过10分钟就能甩我们几十米,高海拔长期生活的人体能就是不一样,在很多悬崖旁的路也是闪电一样快,我们三人继续前方的路,一路上都是沿着山腰横切,缓坡下降。最考验人的要来了,连续1800米的陡坡下降,不注意保护,人的膝盖会废的。

下午5点左右下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方,横切到布才村,布才村宁静,绿意盎然,青稞稻田微微泛黄,整齐规整的排列在山谷两侧。整个村子生态真好,大树非常多,偶尔露出洁白的墙,五颜六色的琉璃瓦,生活在这里每天面对蓝天白云,森林雪山,夜晚繁星当空,惬意无比。

5月30日,高山草甸微微泛绿,黄色的小野花倔强的零星生长在寒风中。约中午时间就已经到达计定的营地,天太早了,确定前方有水源的消息以后,决定继续向前,翻一个垭口,明天会轻松多了,下降300米左右,来到一片绿草地上扎营,五星级银营地,取水也方便。

5月31日,今天本来打算出到盐井村,早上8点多遇上牛棚的牧民,去喝了酥油茶,奶渣,见识了从鲜奶加热利用手动的机器脱脂分离酥油和奶渣的过程。

这几天以来见到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藏民,给我的感觉,他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落后,衣着破旧,但是日子过的慢慢悠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他们有着精神的寄托和对物质的知足,善良为本,知足感恩,活的简单快乐很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知足,渴了有水喝,饿了有吃的,冷了有穿的……

上垭口的路非常平缓但是很长,一路上坡的过程中,行走在杜鹃花的丛林里,淡淡的花香混合林中草木以及泥土的清香,使人心情放松,随之愉快。

在翻最后一个垭口的底下,遇到一位非常热情的牧民,邀请留宿,我们停了下来了体验原汁原味的牧民生活。挤牦牛奶,我不会挤还偏要去帮倒忙,闹了很多乌龙。

开始不知道怎么办,在牛肚子上乱摸,后来在靠近后腿的位置找到了奶头,用力不对,牛很生气,用尾巴抽我,经过反复的研究尝试,费了一个多小时只挤了约500毫升的奶。

晚上品尝最地道正宗的风干牦牛肉,放在炉膛里烤,回味无穷,这里的环境虽然艰苦,卫生条件也没那么好但是高海拔纯天然没有那么多的细菌,比有些垃圾食品值得信赖多了。

晚上和牧民聊天尽管他们汉语不好,从个人情况聊到民族的习惯习俗。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书上说的事情,与亲身遇见截然不同的感受,在这里兄弟几人可以合娶一个老婆。听家中父亲的话,为了不分家,他就是和哥哥一起娶的老婆,生了四个孩子,都是至亲不会计较血缘关系,一家人相处非常愉快。哥哥照顾家,他在山上放牦牛,四个月以后就回去了。

独特的习俗令人难以理解,真是不可思,你会不由得感慨:这个世界上能想到的事都会真实存在!

6月1日,昨晚细细的小雨夹杂着冰雹随风敲打着破烂不堪,五面透风的牛棚。早上光线穿过破木屋的缝隙,照进昏暗的屋子里,我们起床,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推开木门一看,银白装饰了整个世界,惟余莽莽,玉宇琼楼,足有30公分以上的雪,都是昨晚下的。

这种天气虽然景色美,但是对于赶路的人来说,无疑是增加困难,我们出门不到两米,就被风雪堵回来了,回来披上雨衣,继续走,雪中看不到路,只能对比轨迹,根据感觉慢慢走,还好不是积雪,都是现下的,路不滑,只是泥泞。

速度放慢,一步一步踏实稳定的前进,到达垭口位置,望着四周都是白色,远处的群山勾勒出条条浅灰色的线,天与地混沌不清仿佛是一体。队友忍不住兴奋的内心,激动的喊叫,太美了!广东人确实家乡不下雪。

垭口停留拍照,轨迹打点,一路上没有停歇,都是下坡,坡度很陡,雪坡难上加难。

我们谁也不敢造次,小心谨慎的下行,越往下雪越薄,有原始森林,挂满了树挂,像林海雪原中的场景,高山杜鹃娇嫩的花瓣,被雪压着,格外的坚强美丽,不由得感慨:生命力太强了。

继续下坡,路越来越好,可以行驶面包车了,在角龙村的路上距离盐井8km,我们打电话叫来了一辆面包车,顺利到达预订的酒店,结束了这次三江活动第一段的行程。这一段路村子很多人文历史非常丰富,新鲜事也多,是很有趣的路线。

第二段:再次走进他念他翁

6月2日,早上8:30分把我们的包运上拉岗村,我们轻装徒步依旧是去年走的路线,一路数不清的Z字形的陡坡爬升,区别不同的是去年负重40斤爬,今天是空手上阵,边走边玩,速度比去年快一些。

中午12:30到达拉岗村,2点钟准时出发往前走,路况很好可以行驶摩托车,沿着河沟继续向前,约2点半就到了计划的营地,都是石头,时间也还早,为了明天翻加米聪垭口轻松些,决定走到有瀑布的草甸上扎营。

6点左右大家都到齐了,这条线的强度不低,基本都是在海拔4500左右的地方负重行走。

6月3日,今日行程10KM,爬升800米,下降700米,千途营地海拔4200米,用时6小时,比较轻松的,由于雪大,担心原计划中的5100垭口翻不过而折返,改走成熟路线加米聪垭口,沿着轨迹一路向前,路旁的杜鹃花依旧灿烂,满山遍野,垭口下的绿湖依旧耀眼。

不同的是今年的雪确实大,有一段路被雪掩埋,下面是断崖,松软的雪一脚踩下去及膝深,滑下去就是万丈深渊。三多发扬风格,借助云南队队员的绳子打保护,协助大家安全度过危险路段,这种无私奉献,为队友提供帮助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顺利到达垭口,眼前大气壮观,下山的路顺利多了,虽然也是雪厚,但是危险性不大,陷进去再拔出来,反反复复,去年我来这里的时候满山坡都是青青的牧草,如今被冰天雪地所覆盖,时间也就相差10多天,差别却这样大。

6月4日,今日行程12KM,爬升500米,下降400米,夜住在称名牛棚,营地海拔4300米。今天的行程非常轻松,磨蹭到上午十点半才出发,约下午一点左右到达地称名牛棚。

我们先从吉错开始,吉错很绿,像宝石一样镶嵌在山腹中,摆拍留念,匆匆赶去第二个错,错波浪,很小,周围的雪山很高,落差很大,天依旧阴沉沉的,难见雪峰真容,有很多挖虫草的藏民爬在地上慢慢挪动,眼睛就像贴在地面上似的,原来找虫草这么困难,和他们简单招呼了以后赶时间往错甲婆方向走。

错甲婆是看雪山很好的角度,今天运气不错,等了一会,终于看到了大米勇,三角形的山体,屹立云间。

云里雾里,落差非常大,显得山很突兀,后面的错甲婆,虽然由于天气的原因湖水颜色不是很艳丽,但是周围的群山非常高,气势非凡,在此遇上拍延时摄影的黔中君,已经到了一个多小时了。

今晚夜宿牛棚,营地海拔4300米,傍晚爬上牛棚后面的斜坡,朝朵仲巴方向,有手机信号。

6月5日,早上8点,和很多藏民一起结伴出发前往沙朵村,我一路缓下坡,在原始森林里大步向目的地前进。

路况很好,河沟里的溪水震耳欲聋,激起白色的浪花,豪迈的藏族小伙不禁热情高歌,溪水伴奏,响彻在烟雾缭绕的山谷深处。

我情绪受到感染,人生天地间没有永恒的珍贵,没有什么放不下,由于信仰的关系,藏族人看待生死比内地人要坦然的多,没有什么是值得纠结的,接受自己的选择,即使是错误也要坦然。错就错吧,坚持做自己永不后悔,金钱,家庭,事业等等,哪个 又是必须的?

注:此照片拍摄于去年端午,非本次徒步

胡思乱想中,脚下的步伐始终坚定快速,遇一野温泉,牧民介绍说这里水小,下面河边的水大可以泡澡,冬天来水更热,泡澡最舒服。

边走边聊,路遇一头不知何原因死掉的牦牛,牧民上前查看,也没有找到原因,转头对我说,这里熊很多,你要跟紧我们,你要是累,大家都陪你休息,要在一起。

暖暖的几句语言使人如饮热汤般暖流入心,有时候就是这样几句不经意的话就能使人莫名其妙的感动,我们都是陌生人,却胜过有的熟悉人。

和这些同胞,有的甚至语言不通,不能完全领会对方表达的意思,但是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善良使我很信任他们,和他们在一起,我安心踏实。

注:此照片拍摄于去年端午,非本次徒步

中午时分到达沙朵村了,一位藏民邀请我去他的亲戚家休息,端来冰镇过的酸牛奶给我喝,纯正纯天然就如同他们的品质,粗糙的外表下有着纯洁善良的灵魂,对他们,我不需要任何设防。

小憩片刻,他找了一辆摩托车,让我上来,说顺路,载我到公路上好找去左贡县城的车,我把包背好,坐到后面,崎岖的山路,高低不平,宽度平均1米,路的外侧是万丈深渊,胆小的人会被吓出心脏病。

此时约12点左右,现在正是虫草季,每天经过的车非常少,有时候半天也没有,我比较幸运,等了约两个小时,终于看到一辆小车经过,急忙招手,车主很善良,愿意顺路带我,他是一位校长要去县城开会,和我聊了很多,民族习俗,地理特征,沿途风景等等,通过他了解到这里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好,适龄的儿童都已经入学,国家非常重视。

学生在学校所有的吃住穿学习用品等等都是免费,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了,家里不用出任何费用。相信未来不久,这边会出很多的大学生,各行业的人才,发展繁荣昌盛。

晚上7点左右顺利到达左贡县城,第二段行程到此结束。

注:此照片拍摄于去年端午,非本次徒步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