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2019熱門詞彙

那麼,“垃圾”必定有一席之地

前段時間,上海垃圾分類的消息一出

在網上炸開了鍋

“幹垃圾”、“溼垃圾”

“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

各種各樣的專用名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日前,根據工作安排,東莞6條高速公路服務區正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小夥伴們不禁大呼:“趕緊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不過,對於莞城興塘社區的居民來說,他們不僅對垃圾分類瞭如指掌,還能將垃圾“化廢爲寶”!

日處理餐廚垃圾400斤++

位於東莞莞城興塘社區興塘廣場上的社區餐廚垃圾分解站,站內非常整潔,除了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內還剩一點肥料,站內基本沒有存肥。興塘社區工作人員尹國鋒表示,分解站的有機肥料非常受歡迎,“每天早上六、七點鐘開門,一開門,當天的肥料就被周圍居民一搶而空。”據瞭解,目前興塘社區餐廚垃圾分解站日處理餐廚垃圾400-500公斤,能產出40-50公斤有機肥料。

四個環節讓廚餘垃圾變肥料++

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分爲桶提升裝置,垃圾分選平臺,粉碎、壓榨、提升裝置,高溫降解設備四大部分。據尹國鋒介紹,垃圾分選平臺將能降解成有機肥的物料與不能降解的分開,經過分揀之後的垃圾進入粉碎、壓榨環節,粉碎後的物料再經過壓榨,能使物料中的水分排出,壓榨後垃圾減量率能達到70%左右。

餐廚垃圾在壓榨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經過過濾和隔油處理之後再進行排放。壓榨後垃圾即進入高溫降解設備進行降解,變成有機肥料,可用於蔬果、花卉、綠植種植等,“因爲供不應求,每天產出的有機肥除了留給有機種植試驗地一部分,其餘的都會被居民‘搶’走。”

資料圖片

有機種植試驗地就設在餐廚垃圾分解站旁邊,目前黃瓜、豆角、茄子、秋葵等應季蔬菜都長勢不錯。據介紹,有機種植試驗地產出的蔬菜基本都贈送給了參與該項目的居民及周邊居民。

5家單位1500戶居民參與項目++

尹國鋒

這個項目是2016年9月啓動的,剛開始時很多居民嫌麻煩不願意參與,大約有半年的時間每天只能收到非常少量的餐廚垃圾。2017年年底,日處理量就基本穩定在400-500公斤了

資料圖片

尹國鋒介紹,社區廚餘回收再生項目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試點項目之一,由市鎮兩級投資建設運營,目前參與該項目的有5家單位和3個樓盤的1500戶居民。目前餐廚垃圾處理設備一天大約需工作12小時,日處理廚餘垃圾400-500公斤,可產出40-50公斤的有機肥料。

“現在大家願意參與進來,但有些老人和孩子還不能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據展能駐興塘社區社工羅曉菁介紹,每個月都會到轄區樓盤開展垃圾分類相關宣傳活動,通過遊戲等互動形式教會居民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

資料來源:羊城晚報

圖/莞城宣傳報道組、羊城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