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4年8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由彭雪枫、张震、吴芝圃率新四军第4师主力5个团执行西进收复津浦路西之任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彭雪枫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入西北军军官子弟学校读书,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年初受党的派遣到红军工作,先后任红五军五纵队三大队政委、红八军第一纵队副政委,红八军六师、红三军团二师、四师政委,江西军区政委、红五师师长,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等职,并率部参加长征,屡为先锋,两次攻打军隘要地娄山关。

"\u003Cp\u003E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杰出高级将领,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他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抗日战争中在商丘夏邑壮烈殉国,是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彭雪枫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入西北军军官子弟学校读书,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年初受党的派遣到红军工作,先后任红五军五纵队三大队政委、红八军第一纵队副政委,红八军六师、红三军团二师、四师政委,江西军区政委、红五师师长,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等职,并率部参加长征,屡为先锋,两次攻打军隘要地娄山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38年2月初,彭雪枫奉命转赴武汉,作为河南省委军事部长来到确山县竹沟镇,代表省委领导该地工作。9月27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竹沟正式成立,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任参谋长。在这里,彭雪枫整顿军政,解除民苦,痛歼顽匪,改造散兵游勇,开展生产自救,所部被当地群众誉为“天下文明第一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1年2月19日,中央军委电令八路军第4纵队改番号为新四军第4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1941年5月至1944年8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4师在以师部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为中心的广大淮北地区,紧紧依靠淮北人民,坚决进行抗日和反顽斗争,取得了巩固扩大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伟大胜利。其间重点打了程道口战役、朱家岗战斗、山子头战斗、张楼战斗等战役,取得了胜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4年8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由彭雪枫、张震、吴芝圃率新四军第4师主力5个团执行西进收复津浦路西之任务。9月初,收复了萧县、永城、宿县广大地区。彭雪枫继续率部西进,路西敌伪顽杂慌忙调兵遣将,妄图四面合击4师。时盘踞在夏永砀腹地位于夏东八里庄的伪顽第18纵队82支队李光明部,凭借其千余人兵力和坚固工事,负隅顽抗。为粉碎伪顽四面合击阴谋,4师决定攻克八里庄,歼灭李光明部,彭雪枫亲自指挥这场战斗。9月10日23时,9旅25团、11旅32团和师骑兵团包围李光明部。11日1时突然发起攻击,晨5时将顽军大部歼灭。该支队三营营长率部投诚,李光明率残部突围,被骑兵团截击歼灭。在战斗即将结束时,彭雪枫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里庄一战,战果辉煌,粉碎了顽伪妄图四面合击4师于永夏地区的阴谋,为恢复夏邑红色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这场战斗中,彭雪枫将军壮烈殉国。彭雪枫将军的英名将永远与夏邑县抗日民主根据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缅怀将军丰功伟绩,1982年,夏邑县委、县政府在彭雪枫将军殉难处的八里庄村始建彭雪枫将军纪念馆,至1985年建成。建馆以来,接纳了约400余批次各级党政军人员的瞻仰缅怀和3万余人次群众的参观缅怀。\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8887642875827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