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夥子高興地說,今年西瓜收成好,每個大棚一茬可產3000斤以上,上市早的可賣到2元一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圍繞現代農業“510”基地,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已形成了“一帶三園多點”加工集羣佈局,培育了“蝦田米”“名優茶”“富硒大米”“富硒藍莓”等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通過發揮現代農業示範引領作用,實現了產業興旺,農業增收增效、農民生活富裕。

"\u003Cp\u003E仲夏,驕陽似火。驅車行進在廬江臺創園,滿目花草競秀,蝶舞蜂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清水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大棚內,涼風習習,虯枝綠葉間,綴滿一掛掛紫色的提子,招人眼饞喜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見有來人,正在園中修剪枝葉的主人迎過來,宣傳部老週上去拉着園主人的手,笑着說,“徐老啊!看樣子今年的提子又是一個大豐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徐老樂呵呵地答道,“是啊!有技術員指導,每年收成都好”。他順手剪下身邊的一掛新鮮帶粉的提子,用自來水稍加沖洗,端上桌子,熱情招呼客人品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介紹,徐老園中提子全部採取設施精緻栽培,合理使用有機肥料,利用滅蟲板、誘蟲板、套袋等物理手段和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綠色健康,香甜味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筆者嚐了幾個,果然嫩滑多汁,甘甜可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徐老說,觀光采摘園總投資1500萬元,佔地面積100畝。一期工程建成面積50畝,種植提子5500株;二期工程建設農家樂和葡萄酒莊;將採摘、垂釣、紅酒品嚐、農耕體驗、農家樂等融合在一起,實現產業鏈延伸,創造了更多工作崗位,讓附近農戶“三產融合”帶來的“紅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相距不遠的蘭之洲農業溫室大棚,棚內一盆盆蘭花茁壯成長,儘管時下是蘭花的淡季,依稀聞到幾株蘭花綻放的香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棚內根據蘭花不同品種育苗,設定相應的空氣溫度、溼度、光照強度、土壤溫度等環境參數,運用“物聯網+”現代農業技術,自動化控制系統,及時調節溫溼度和光強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過去種蘭花,幼苗成活率低,珍貴品種更是難伺候。”大棚管理員告訴筆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介紹,該蘭花生產基地主要引進臺灣蘭花新品種、新技術,是高端花卉生產、農業休閒觀光的一個窗口。目前,年產精品蘭花在50萬盆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安徽璞寶農業(酵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平常的蔬果、五穀、菌菇等農產品在智能化工廠內,經過深加工,華麗轉身爲天然、綠色、健康的食品,銷往全國各大型賣場和連鎖超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介紹,安徽廬江臺創園創立於2010年,始終貫徹實施“項目立園”戰略,堅持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產業定位;2012年,該園被作爲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核心區;2019年,被認定爲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目前,該園正以科技創新爲引領,培育、發展企業,積極創建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金牛鎮山南村,萬畝蔥綠的稻田正揚花抽穗,汽車順沿着硬化的村道,拐進一塊旱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眼前,一幢幢薄膜大棚依次排開,一羣村民正在搭建新的大棚。村支書衝着人羣喊,“趙成林在嗎?”“在。”有人答道。從人羣中走出一位中年漢子,村支書忙介紹這是鱔苗基地的董事長趙成林,是村裏致富帶頭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董憨厚地笑笑,忙把筆者一行領進一幢已經在育種的大棚,棚內排列一個個泡沫箱,氣溫酷熱,有溫度表顯示39攝氏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董揭開其中的一箱蓋,指着說,“這是小鱔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筆者透過縫隙,看見裏面擠滿了筷子長的小黃鱔,箱中還布放着一束白色的包裝繩。趙董解釋說,黃鱔喜高溫,也喜歡鑽洞,放置包裝繩,就是模擬洞穴。說着,隨手提起一串包裝繩,果然一條條小黃鱔,擠在包裝繩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趙董告訴筆者,他們購進鱔籽,經過科學孵化,15天一週期,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筆者問其銷路怎樣?趙董爽朗大笑說,我們從不爲銷路發愁,人家從網上早早訂了,有多少要多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介紹,鱔苗基地是該村村民全部入股,投資了600多萬元,年產值3000多萬元;村民平時作爲基地的工人,每月領取工資,年終時分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辭別了黃鱔基地,筆者又來到西瓜基地,陽光下一棟棟白色的大棚,分外眩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以爲種瓜肯定是一位老農,沒想到卻是一位皮膚黝黑的小夥子。他樂呵呵地說,他回家種瓜有兩年了。原先在上海南匯跟一位種瓜老人學的技藝,近年來家鄉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加上本村沙土的土壤,很適合種植優良品種西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夥子帶筆者走進瓜棚,裏面一個個溜圓的西瓜從青翠茂密的藤蔓中探出腦袋。他指着西瓜說,我種的有8424和美都兩個品種,一年可種三茬,可賣到國慶前後。因爲品種好,瓜甜、皮薄、水多,所以售價也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夥子高興地說,今年西瓜收成好,每個大棚一茬可產3000斤以上,上市早的可賣到2元一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村主任介紹,大棚是由村裏投資,每年收取租金,附近村民可就地來做工,收取的租金作爲村裏的公積金。小夥子承包了50多個大棚,租用流轉的土地有70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筆者見聞的片段,無不折射出黨的惠農政策之光。近年來,廬江縣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強力推進“品牌創建、科技支撐、三大革命、人才振興、民生保障”等十大工程,先後出臺《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廬江縣現代農業“510”產業提升工程實施意見》,按規劃到2020年,全縣規模化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實現“5個10萬畝”目標。截至目前,全縣提升建成“510”產業基地46.8萬畝,建成特色種養扶貧基地104個,有24個貧困村均實現了產業達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時,圍繞現代農業“510”基地,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已形成了“一帶三園多點”加工集羣佈局,培育了“蝦田米”“名優茶”“富硒大米”“富硒藍莓”等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通過發揮現代農業示範引領作用,實現了產業興旺,農業增收增效、農民生活富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縣長許華爲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是政府的神聖職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不久,安徽省人大代表一行先後實地調研了中國稻米博物館、湯池三衝村美麗鄉村建設、芭窪民宿村建設和白雲春毫高標準茶園基地等,代表們一致認爲近年來廬江縣經濟社會發展迅速、風景秀麗、生態優美,特別是“三農”工作有特色、有亮點。\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0029552290043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