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大,無奇不有,這麼多年來影視劇中輪番上演的宮廷心機爭鬥劇,早已讓後宮明爭暗鬥的場景深入人心,像最近又火起來的宮廷劇,似乎以這一題材爲創作的電視劇更吸引人的眼球。不過後宮中的鬥爭也不僅僅侷限於嬪妃之間,就像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故事,是一個皇帝與太監們的鬥爭,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咱們今天要說的皇帝主角是清朝的道光皇帝,不過那太監可是一個大集體——內務府的諸多太監。

喫粉湯,不得已而放棄

據說道光皇帝當年喜歡喫粉湯,曾經下令讓御膳房做粉湯來解饞。不過等了多日遲遲不見粉湯的影子,那道光皇帝就招來內務府的官員質問。想不到官員訴苦,說是做粉湯的成本太高了,奴才們正在籌措資金呢。道光皇帝大怒:一碗粉湯能要幾個錢?官員則是回答:御膳房要成立專門做粉湯的機構,同時要增加相關的編制,再算上原料採購,每年可是需要增加六萬兩的預算。道光皇帝可不會爲了喫幾碗粉湯就花上六萬兩,他也不會這麼輕易被矇騙,冷笑道:”不必了,朕登基以前在前門大街上喫過粉湯,內務府每天安排一個小太監去大街上買,兩個銅板足以“。或許道光皇帝還心想:你們想蒙我,門都沒有,不過他確實是鬥不過太監們了。

過了幾天,道光帝還是沒有見到粉湯,再次找來官員訓話,然而官員卻藉口近處找不到粉湯賣,遠處的話帶回來粉湯卻又不好喫了,奴才們也在發愁呢。然而真實的情況確實,內務府的人員爲了”逼“皇帝增加預算,將前門街上賣粉湯的攤販都趕走了。道光帝聽罷,又恨又氣,也只能嘆口氣。

衣服破洞,卻”補“不起

道光帝是一個相當節儉的皇帝,一天看到衣服破了個洞,就讓內務府人員照例去補丁一下。然而這一補,卻讓道光帝目瞪口呆。補完了之後,皇帝問花了多少銀子,內務府回答:三千兩白銀。這樣的回答顯得誇張的不得了,道光帝嚇得差點暈過去,一個補丁的價格竟然比自己的龍袍還要貴,內務府當然有自己的解釋:皇上的衣服是珍貴的湖綢,剪了幾百匹才找到與之對應的花紋和圖案,所以貴了些。

服侍皇帝,內務府發了財

北京有舊民謠,意思就是說,如果京城有暴發戶啊,房子是新蓋的、院子裏新栽了樹苗,那麼這戶人家肯定是內務府的官吏。爲什麼呢?因爲在內務府做差事錢來得快,內務府屬於皇帝管理,自然不受衙門的監督,而皇帝自己又鬥不過內務府的太監,也只好坐視這些奴才來掏自己的錢包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