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談文史自然

對我們多數人來說,杜月笙只不過是一個歷史人物,但卻也是一個傳奇人物,我們聽說過很多關於他的傳奇故事,知道他在民國期間曾登上過上海勢力的巔峯,然而我們也只是把他放在一個極端的位置上去評價,但人性的複雜,並非好壞可以一言概括。杜月笙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底層開始,不得不說是因爲他的處世智慧的原因。

在一個混亂不堪的年代裏登上人生的頂峯,杜月笙做了不少的努力。身處魚龍混雜的舊中國,泥沙俱下,在上海更是如此,在當時沒有任何勢力背景的杜月笙,權衡了各種勢力,選擇了屬於底層人的幫會組織,藉此發家,掌控了勢力。

當時的杜月笙進入了上海著名的勢力場所“黃公館”,裏面的頭目那便是黃金榮了。公館中有許多元老級人物,他們都想着靠黃金榮獲取回報,以此發家,然而杜月笙這個剛進入的後輩卻憑藉自己的智慧,得到了黃金榮的扶持。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杜月笙懂得觀察人心。與黃金榮的原有兄弟們想比,他更能順應人性的規則,該進的時候就進,該退的時候就退,就像《易經》中闡述的道理那樣,他深諳於心。

第二,杜月笙懂得選擇,這也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在舊勢力和新勢力之間、在軍閥勢力之間,在這些選擇上,萬一做錯就可能一無所有,但是他在大的發展方向上沒有錯過。

這兩個原因,其實還是第一個更爲重要。作爲一個沒有讀過書的人,杜月笙卻非常喜歡與讀書人交往,他對於社會名士更是欽佩之至,這些其實並不是他裝出來的,而是他希望能夠找到對人性有觀察力的人,就像自己一樣。

其實,像杜月笙這樣一個讀書不多,文化層次不高的人,卻深諳人性,有曾國潘一般的識人能力,這也主要是他把握了人性和人心。不論是剛闖到上海灘,還是後來勢力逐漸擴大,在處事的過程中,他總能夠拿捏好人性,比如後來國家有難,他籌款抗日,這是讓後人稱道之處。

憑藉處世的智慧,遇到險情,他每每總是有驚無險,死裏逃生,憑藉自己的人脈關係,輾轉異鄉,最後溘然長逝,留於後人的只是茶餘飯後的故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