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2015年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2016年的《大魚海棠》後,在電影暑期檔能獨樹一幟的國產動畫大片幾乎沒有後繼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了一個“熊孩子”成長蛻變的故事,除保持20世紀中國經典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中的部分人物關係外,對哪吒的身世、特徵、性格等都進行了重新設計,更接近今天觀衆的口味。

"\u003Cp\u003E票房佔比超過70%、觀影人次直奔千萬級——《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僅數日,就交出了出色的成績單。票房數據系統“貓眼”和“藝恩”平臺均顯示,截至7月30日上午,《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超過新版《獅子王》,同時正在逼近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近10億元的票房紀錄。在“哪吒”帶領下,暑期電影市場彷彿“蹬上”了“風火輪”,有望刷新多項紀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電影暑期檔進程已近半,出現了難得的“動漫熱”。從創新人物和故事表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創新技術的新版《獅子王》,再到充滿濃濃回憶的《千與千尋》,豐富多元、叫好又叫座的動畫電影挑起暑期檔大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了一個“熊孩子”成長蛻變的故事,除保持20世紀中國經典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中的部分人物關係外,對哪吒的身世、特徵、性格等都進行了重新設計,更接近今天觀衆的口味。哪吒的“煙燻妝”、口頭禪及小動作等,很快吸引了一批青少年“粉絲”,而成年人爲之走進影院,或是追憶昔日的“哪吒”經典記憶,或是感慨影片對父子、母子、師徒、兄弟情感的表達。據國家電影資金辦統計,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首週末的票房接近7億元,其中28日的單日票房超過2.8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2015年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2016年的《大魚海棠》後,在電影暑期檔能獨樹一幟的國產動畫大片幾乎沒有後繼者。中國電影家協會上月在滬發佈的《2019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認爲,2016年至2018年,國產動畫電影進入了“相對低谷期”,儘管有個別作品嚐試突破,但尚無可與“大聖歸來”相提並論的佳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哪吒’經受住了暑期檔考驗,儘管仍有一些不足之處,但勇於將傳統故事融入當代元素,引發大家對國產動畫片的新期待。”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10年間,中國電影產業飛速發展。以動畫片爲例,《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系列動畫電影一度成爲銀幕常客,但要論暑期檔的動畫大片,則主要依靠《功夫熊貓》《小黃人》系列等進口動畫片,直至《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暑期看國產動畫電影”的理念才逐步形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暑期檔的前半段不僅有酷炫“哪吒”橫空出世,更出現了中外動漫爭輝的局面。與“哪吒”同月亮相大銀幕的中國動畫形象還有豬八戒、豬豬俠等,進口片則有新版《獅子王》、日本經典《千與千尋》等,上述影片集中熱映,主打的都是暑期“親情牌”。以新版《獅子王》爲例,其全球票房預計將突破10億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分類調查還顯示,新版“哪吒”不僅是一部閤家歡電影,同時也“擊中”了相當一部分“中年老母”的心。“嚴格說,這是一部適合成年人觀看的電影。哪吒母親對他的愛,大概只有我們這些‘80後’媽媽才能理解。”網友“蜜莎”在微信朋友圈寫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哪吒”引發當代親子關係的反思是又一大亮點。石川認爲,改編經典,使之更符合當代人的生活經驗和趣味,是國際上流行的改編方式,但也需兩項支撐,一是“粉絲”對改編者的認同,二是電影技術的進步。顯然,今年暑期檔的“動漫熱”,也折射出全球動畫電影產業正在迎來技術升級風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尾預告中至少透露了《哪吒2》和《姜子牙》兩部作品即將問世的信息。一些小觀衆還在電影院激動喊出“要看續集”的心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新版“哪吒”的出品方看,其結構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的出品方有部分重合,但製作團隊各有不同。曾製作併發行多部國產動畫系列片的本來影業負責人王磊認爲,從新“大聖”到新“哪吒”,啓迪業內可以繼續挖掘中華傳統神話及民俗的共同記憶,未來的創作空間將變得更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國內動畫電影團隊很努力,整個行業希望對標國際一流水準,未來要形成真正可持續的動漫系列及其品牌,仍需再發力。”石川說。(記者許曉青 王婧媛)\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101818138465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