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董銘  唐牧茂】截至27日18時,2023年春節檔票房突破65億元人民幣,僅次於2021年的71.7億元,再次展現了這一檔期的巨大潛力。從1997年的《甲方乙方》到2004年的《天下無賊》,再到2010年後的“人在囧途”系列和“唐探”系列,“賀歲片”這一概念漸漸被“春節檔”所取代。這不僅意味着春節上映的電影類型越來越多,也意味着“春節看電影”成爲更多人的習慣,此外中國電影工業的不斷升級也帶給春節檔更多可能,讓更多優秀的類型化、商業化的影片參與其中,助推春節檔票房不斷邁上新臺階。

隨着大量觀衆迴歸影院,國內電影市場迎來複蘇,在今年春節檔交出“史上第二好”票房成績單。除了票房,今年春節檔新片的整體水準同樣上佳,多部影片獲得高分口碑。豐富的類型也吸引不同觀衆羣體前往影院觀影。美國《綜藝》稱:“隨着春節到來,一系列備受期待的新片上映,讓中國在2023年初的總票房超過北美,巨幕供應商IMAX認爲,今年是有史以來第二好的春節檔。”

科幻、古裝、喜劇、懸疑、動畫、體育……今年春節檔新片在類型上差異較大。《流浪地球2》因爲有第一部作爲參照,早早吸引不少影迷關注;張藝謀執導的《滿江紅》憑藉導演的口碑,沈騰、易烊千璽、張譯等人的票房號召力,以及中國人熟知的歷史故事,更容易受到各年齡段觀衆的認可。

相比之下,《無名》和《深海》兩部影片則因爲導演個人風格濃重,上映後引發兩極評價,影響觀衆選擇。由梁朝偉、王一博等人主演的《無名》,因爲導演程耳較爲藝術化的結構處理方式,以及撲朔迷離的諜戰背景,雖然預售票房一度領跑春節檔,但最終票房滑落至第4。

《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動畫新作《深海》雖然擁有極其絢爛的動畫效果,但該片試圖表達的深刻主題給不少家庭觀衆造成落差感。《深海》的總體口碑不錯,票房卻上遠不如另一部動畫片《熊出沒·伴我“熊芯”》。

而曾被寄予厚望、由雷佳音、張小斐主演的《交換人生》未能再現《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奇蹟。該片雖然是適合春節檔的喜劇,但平庸的劇情、並不新鮮的立意讓《交換人生》過早淡出觀衆視野。《中國乒乓》更是因爲臨時延檔錯失先機,未能獲得足夠排片,上映兩天後宣佈延期改檔。

春節檔之前,人們更熟悉的可能是“賀歲片”。臺灣聯合新聞網此前稱,賀歲片最開始並不是一種電影類型,而是經過文化習俗和市場票房的演變後纔出現的。賀歲片最早源自香港,從許冠文執導的《摩登保鏢》開始。上世紀80年代初,喜劇開始取代刀光劍影、武林功夫、奇情血案,成爲春節檔期的領軍類型,賀歲片中的“賀歲”概念也逐漸形成。

經過十年培養,春節檔已經成爲全年最重要的檔期之一。從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到2016年的《美人魚》,再到後來的《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和《長津湖之水門橋》,春節檔榜首影片的票房從數億猛增到數十億。電影內容也不再受“閤家歡”的喜劇風格限制。

在諸多佳作的吸引下,觀衆也逐漸養成“過年看電影”的習慣。而從今年的影片格局來看,春節檔仍存在不小變數:純粹喜劇遭冷落,科幻大片和古裝懸疑受熱捧。但這並非說明觀衆口味難測,而是因爲這些作品在各自類型中做到極致,觀衆選擇春節去電影院,本就是爲了“過年去看好電影”,而不是被所謂的“賀歲元素”框定。

《滿江紅》《流浪地球2》成爲頭部影片

兩大頭部影片引領今年春節檔,其中《滿江紅》票房暫時領先,《流浪地球2》則是口碑略微佔優,兩部電影雖然類型迥異,但都憑藉專業製作和用心表演,給觀衆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春節觀影選擇。

年逾古稀的張藝謀近年來創作力旺盛,穩定中不乏驚喜,繼去年春節檔推出短小精悍的戰爭片《狙擊手》後,今年又帶來類型上更獨特的《滿江紅》。這部以南宋紹興年間爲歷史背景的虛構之作,通過極爲緊湊的敘事和剪輯手法,用159分鐘講述“一個時辰”內發生的故事。

雖然全片場景只侷限在一個大院,但角色和情節異常複雜,重塑了中國人熟知的“風波亭”傳奇。從奸相秦檜到宰相府親兵,從普通士卒再到風塵女子,《滿江紅》中的人物輪番粉墨登場,各懷心思,情節多次反轉,最後主題昇華至民族大義,令觀衆爲之扼腕嘆息。

作爲一部“微處見史”的作品,《滿江紅》通過精巧劇情結構,把觀衆帶入錯綜複雜的南宋政局,沈騰、岳雲鵬等喜劇演員則爲作品增添黑色幽默元素。整部影片中,不僅人物身份扣人心絃、正反莫辨,色調風格同樣肅殺清冷,只在極少場面出現紅色。張藝謀希望通過“全時電影”這種新穎的製作方式,展現中國人最古老的價值觀,讓觀衆在笑聲中感慨落淚,《滿江紅》確實有能力在春節檔搏出一番天地。

如果說《滿江紅》是“小而見大”,那麼《流浪地球2》則是“大中更大”。相比4年前的《流浪地球》,173分鐘的《流浪地球2》不僅展開更加宏大、更具野心的世界觀,還在特效上進行全面升級,並通過多線並進的人物羣像對“文明意義”和“生命形態”等科幻話題展開深層探討,全方位比肩好萊塢同類科幻大片。此外,《流浪地球2》續寫了中國人特有的家國情懷,其中沙溢飾演的航天員張鵬喊出“50歲以上的出列”時的情景格外觸動人心。

作爲《流浪地球》的前傳,《流浪地球2》的製作費用和團隊規模大幅增加,CG建模的質感和科幻道具的專業度有着肉眼可見的提升。情節上不僅補充了劉培強(吳京飾演)的家人線,還通過李雪健的外交線和劉德華的父女線,跳出科幻災難片的框架,觸及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的哲學討論。

《流浪地球2》從籌備、拍攝到後期製作歷時1400余天,製作超過6000鏡視效鏡頭和9.5萬件道具和服裝,共搭建102個科幻類主場景,置景展開面積超過90萬平方米,靠着2000人的製作團隊爲觀衆帶來比肩好萊塢的科技感。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爲,《流浪地球2》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科幻電影,這個系列也是中國科幻電影目前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

此外,《流浪地球2》在海外部分地區同步上映,獲得主流外媒的關注和觀衆認可。爛番茄網站上,《流浪地球2》已有83%的新鮮度和95%的爆米花指數。《綜藝》稱,《流浪地球2》是中國科幻里程碑式的作品,這部前傳擁有更宏大的製作和劉德華等巨星加盟,目前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同步上映,有望成爲今年最成功的中國電影之一。另外,《流浪地球2》已於27日登陸英國院線,未來有望和第一部一樣登陸網飛

美國《奧斯汀年代報》評論《流浪地球2》是“宏大主義、民族主義、宿命論和二維特性的融合體,觀感愉悅”。“羅傑艾伯特”網站則讚揚影片“很紮實,沒有因爲敘事複雜而失衡,感謝導演在銀幕上呈現了偉大的英雄壯舉”。

不過,也有一些外媒似乎“難以接受”中國式科幻內核和情感表達。英國《衛報》稱,“影片只剩科幻佈景和CG效果,有關科學講解的內容太多”——這或許可以理解爲對該片特效製作和科學基礎的肯定。而《紐約時報》似乎是影片中“數字生命派”的支持者,認爲“《流浪地球2》走得太遠了,曲折的故事裏有太多不成熟的主題和政治潛臺詞,失去了第一部的快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