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经常会碰到一些家长、老师甚至教育专家轻率的谈论孩子是多动症;要如何如何进行注意力专注力训练。今天的文章带大家了解一下加拿大学校在鉴别一个孩子是多动症、注意力不足所需要的严苛程序和审慎态度,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期待我们能够放下焦虑和情绪,审慎专业的面对孩子问题;对孩子有所怀疑的家长也可以作参考,避免乱投医;更重要是,即使真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故事的开始

格子会不时的收到同志们来自于欧美澳等地区,孩子求学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中之一,便是这个ADHD【注意力不足多动症】。

为什么海外小伙伴会格外关注这个话题?

原因常常很简单:“老师让我带娃去看看,孩子是不是有病…

尤其对于新近移居海外的同志们,收到老师这样的意见书,往往不是小事儿,尤其是小男生的爹妈们。

关于ADHD,格子绝对不是领域内人士,但是,ADHD的发现和早期疑似多半都是从学校里提出的。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格子会从教育学的视角:

1. 给海外小伙伴普及一下欧美的老师一般会经过一个怎样的流程,才会给你发这个通知;

2.对于国内的同志们,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流程中学到预检的办法;

3.对于那些确认没有ADHD,但依然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大伙儿可以看看是不是这些地方出了问题。

1. 别害怕,ADHD很寻常

在加拿大,当一个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时,是要经过好几个流程才能最终被推荐去看儿童专科医生,判断是不是生理或者病理的问题。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集中症,的的确确是普遍存在的。

来自于2016年美国儿童健康国家调查的数据显示:

美国共有610万的儿童曾被诊断出有ADHD,其中2-5岁组共有38.8万,占该年龄组儿童的2.4%;240万的6-11岁学龄儿童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9.6%;330万12-17岁的未成年人患有ADHD,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13.6%。

截至访问时止,依然患有ADHD的孩子共有540万。

加拿大临床评估研究所在2017年也给出数据显示:

加拿大安省5%的青少年都被诊断患有ADHD。

对于一旦查出患有ADHD的孩子,医生都会建议服用专业的医学用药,针对不同病情的孩子给予治疗。也有很多相关机构为此类人群及其家庭提供帮助。

2. 不可规避的教育学检测流程

尽管从医学的视角,注意力不足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已经相当体系。然而,在北美,当爸妈收到老师意见书,建议孩子就医之前,学校里,其实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学视角的检测:

1】学校会安排专业老师查看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注意力集中时长,提供一对一的特定指导

在加拿大,校园教育的介入者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老师外,还有很多的specialists【专业人员】。比如 Behavior Specialist行为学专业人员,Language Specialist语言学专业人员,Education Specialist教育学专业人员。

这些专业老师,或隶属于学校,或隶属于教育局服务指定学校。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助学校和班级老师,提供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

以阅读领域的学习,举个具体的栗子:

在中国家长和老师的眼中,我们一般会认为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能说会背才是学习。

然而,西方的教育理论20年前就提升到了多元识读的高度,就语言学习而言,除了我们日常所知的“听说读写”,还包括“观察和演绎”,也就是说,对于一些低龄儿童,小学三年级之前,孩子呈现认知和学习的形式很可能都是很多样的,不仅仅有书写背诵,还可能包括绘画、音乐、表演以及其他的意思表现形式。

那么检验小朋友是不是注意力低下,就需要多重考量手段,去观察和验证,孩子的认知方式是否与绝大多数孩子不同,或者进一步检验孩子的问题更倾向于阅读障碍还是注意力障碍。

2】对学术语言的检测。(这是西方特有的,但是对中国家庭依然有借鉴意义。)

对于新移民家庭,学校会请专业的语言学老师,考核孩子的academic language,也就是学术语言的能力。

从而验证,孩子是不是因为学术语言能力低于课本难度,即学习的内容超出他们的学术语言“最近发展区”,才导致的注意力低下。

试想,对于自己怎么学也赶不上的知识,孩子上课时,自然会走神分心。

那么这种检验措施对于中国家庭是否也具有意义呢?答案是一定的:

孩子在日常生活里油嘴滑舌,能说会道,那都属于social language,社交语言。然而,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少有学术话题的讨论【孩子们的数理化都是学术】,孩子的阅读偏少,尤其是科普类书籍偏少,那么他们所具备的academic language,学术语言能力就很有可能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哪怕那是他们每一个字都听得懂de中文。

这也是为什么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学霸,自孩子一小,父母的交流就偏向于学术用语。

比如我和吴江同志,在日常生活里的交流,脱口而出的都是我们各自研究领域的学术词汇:

正态分布,概率,云存储,大数据【统计学】;

进步主义 ,最近发展区,亲子建构【教育学】;

机会成本,资源配置,人口红利【经济学】;

传播效果,受众分析,刻板印象【传播学】。

孩子渐渐长大,经常听到我俩聊天,有一搭没一搭的自然就会问,她问,我就会用她能听懂的语言给她解释,中英双语

。所以当她在学习中再次碰到相关学术语言,包括相关知识点,她都不会觉得陌生。

昨天,在我和同学聊values【价值观】时,小美张口就问“这是什么”,于是我就解释了,很快,她便开始分析班级里不同同学的values。

顺道,我又把worldview【世界观】和view of life【人生观】都讲了。告诉她如同我们的body存活不能没有空气、阳光和水一般,我们的soul存活,也不能没有这些。

为什么学术语言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学科领域中基础的基础,都是基本概念,而基本概念的构造,哪怕是一年级的孩子,也是由学术语言为主要构成的。这也是当下全中国都在搞亲子阅读热的核心原因之一,即提高孩子的认知,以及academic language的能力。

3】在排除了认知表现形式和学术语言障碍后,学校的老师们还会集体在每月的职业发展日,共同讨论各自班级里的特殊孩子,就包括注意力高度不能集中的小朋友。

所以呢,一般学校里的特殊孩子都是全校老师皆知的。

老师们会从教育法的视角去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学途径有问题,是这个孩子所接受不了的。

在我们的眼中,低龄孩子的西式教育似乎都是在玩,不是夏天去小河边看青蛙,就是冬天在森林里找树叶,要不就是过家家,扮演各种角色,或者玩积木乐高。

如果你只看到这一层,然后觉得孩子什么都没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对于低龄孩子,近现代西式教育强调的都是实践式教学,又或者叫情境化学习,说的再白一些就是play to learn,玩中学。

因为结合孩子的发展心理学和认知能力,他们的学习任务就是以他们自己为核心,不断向外界画圈,去延展他们的常识认知、行为认知和心理认知。

强调情境化学习的意义就在于:

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用最便捷的途径,结合自己的生命直观体验,用他们所拥有的感知能力去理解那些事实性和规则性的理论知识。

此外,西式教育强调的是进步主义,也就是符合每一个孩子天赋特征和个性特色,并以孩子的个体需求为导向的教学。

这对老师的要求是极高的!所以北美的公立教室里,一般不会超过20个学生一个班。尤其是私校,更是5-10个孩子一个班。使得老师能够针对每一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路径。

所以,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了,老师们也会自我反省,是不是在这个孩子的教学方法上出现问题了?是不是老师给绝大多数孩子提供的教学内容和策略,不足以支撑这个孩子的需求?

除却以上三点,在校园内部,老师们还会考量以下可能因素:

  1. 听不懂,学生的知识水平低于老师授课内容;
  2. 太简单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远超同龄人;
  3. 受到来自课堂内,外界的影响,比如被隔壁同学干扰;
  4. 缺乏学习动力,比如有些孩子的天赋,使得他就是不喜欢数学,只喜欢看书;
  5. 孩子的学习模式与课堂不符,有些孩子更偏向于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有些侧重聆听老师的讲解,有些需要同步观看视频动画,有些需要亲自动手,有些需要和小伙伴一起讨论。【教育学理论中有这样的假说:学习者类型分类,分成视觉、听觉、运动神经学、社会型、独处型。但是注意,这是假说,也就是孩子理论验证阶段。所有把假说笃定的告诉你的,都是牛鬼蛇神的胡扯淡。】
  6. 校园焦虑,比如在校园里经受了校园暴力。

4】在校园内部因素检验完毕后,老师会联系家长,询问孩子的日常生活,排除其他可能。

比如饮食上是否挑食,导致营养不良;

睡眠上是否正常,导致睡眠不足;

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

此外,也会邀请家长配合学校观察孩子在家的行为,是不是在做所有的事情时都会注意力不集中,哪些事情能集中,哪些不能?

最后,在排除了所有,教育法、教学策略、校园环境、以及一般身体环境和家庭影响的因素后,最后才会由学校的专业老师出具报告,将孩子交由儿童专科医生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3. 疑似ADHD怎么办?

近些年为ADHD正名的研究越来越多,很多高智商的孩子,包括在世界顶级学府的博士,都有过ADHD的病史,或者一至两项病症。

ADHD在大人中也依然存在,世界卫生组织就为普通成人提供了一个自填量表,大家不妨来一起测一测。

在知乎上也有这样一条非常有趣的提问:

说实话,写完这篇文章,看完长长的知乎讨论,我也想去家庭医生那里查查,我是否也有Adult ADHD

倘使真的有这毛病,也简单,那就治呗,遵医嘱就好。

来源:小美格子齐步走(ID:xmgzqbz)

点击下列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