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出生在部隊大院,長大後如願當了兵,服役5年發表400餘幅攝影作品,反映火一樣的軍營生活;退役後成爲一名攝影記者,用鏡頭忠實紀錄陝北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現在是運城的營銷精英,銳氣不減當年,帶領一支優秀的團隊縱橫天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月1日,記者採訪了山西風光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健。儒雅、穩健而又不失風骨、充滿激情,是黨健給記者的第一印象。隨着他的娓娓道來,一個老兵追逐夢想、獻身國防的博大情懷,還有“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的軍人形象,逐漸地清晰起來、高大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部隊大熔爐“淬火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2年,黨健在一個部隊大院裏降生。他父親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一名老兵,在部隊服役了34年,1982年以團級幹部轉業到陝西渭南。從小受父親及大院的耳濡目染,當兵,成了黨健夢寐以求的願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0年,黨健夢想成真,被內招到當時駐地在延安市的蘭州軍區第513醫院。穿着綠軍裝的他,在軍人服務社、炊事班、院務處、政治處從事過多項工作。由於肯喫苦、好鑽研,在部隊的5年多時間裏,黨健在解放軍報、光明日報、體育報、陝西日報、健康報、人民軍隊報、延安日報以及一些刊物上,先後發表過400多幅攝影作品,名氣越來越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服役期間,黨健經常和延安日報的編輯以及記者合作,參加了很多重大活動。他採訪過路遙、劉文西、高建軍、賈平凹等陝西文化名人,拍攝了大量的資料,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1983年,路遙的《人生》電影首發式,黨健以軍人記者的身份,採訪該影片導演吳天明,主演周利東、吳玉芳等,出色地完成了延安電影節《人生》的後續報道與活動影展,在當時的延安是非常轟動的一件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6年,黨健離開他心愛的部隊,被借調到陝西日報,成爲一名攝影記者。同期他發表了不少作品,屢次斬獲省內的幾次大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部隊這個大熔爐淬鍊了我,儘管軍人的生涯不長,但足夠我一輩子地珍惜和回味。”黨健深情地說。\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敢於下海的“淘金者”\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世紀80年代,全國掀起“下海經商熱”。黨健有着捨我其誰的軍人果敢,他先是承包了一家國有勞動服務公司的彩擴部,1997年他引進當時在運城火得不得了的大胖涮鍋,在陝西發展餐飲連鎖,最鼎盛時期有15家連鎖企業,而他是陝西區域的主要負責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3年,黨健看準房產中介這個行業,在陝西渭南組建自己的團隊,通過三年的努力,目前渭南區域已擁有36家加盟店、近100名員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生,我註定與運城有緣!”黨健說。2015年,黨健把他所學到的知識與經驗帶到運城,進行復制與推廣,讓1+N的合夥人模式,在山西這塊寶地上紮根、發芽、開花、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由黨健一手創建的團隊越來越大。其華中區域涵蓋運城、渭南、三門峽、臨汾、晉中、瓊海、臨猗、萬榮、永濟、河津、芮城、夏縣、聞喜、絳縣、新絳、侯馬、韓城、介休等20個城市,擁有近200家門店、1000多名員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做爲總經理,我下一步的目標,是讓風光置業的品牌遍佈晉、陝、豫。讓我們的使命‘心服務、家天下、助億萬人安家立業’深入人心,讓我們的家人實現個人夢想!”黨健雄心勃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不曾遠去的“軍營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雖已退役多年,但每逢八一建軍節,心裏總有種莫名的衝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回憶、有思考、有感慨、有激情……”8月1日一大早,黨健在微信朋友圈發表“八一感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享受留戀軍營的情結,享受曾爲軍中一員的心境。細想也是,一個把青春年華奉獻給國防事業的老兵,在今天,有資格擁有這份屬於軍人的光榮與神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人生最難忘的經歷是什麼?”記者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健毫不猶豫地回答:“當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軍營教會了我勇敢忠誠,奉獻犧牲;軍營教會了我遵紀遵命,拒恥爭榮。青春的漸逝伴隨着精神的昇華,體魄的磨練鑄就了意志的堅定。對批評的煩惱和表揚的喜悅,修練成寵辱不驚的成熟和冷靜。雖遠離了父母的舔犢之情,卻收穫了五湖四海的甘苦弟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健說,至今,他不羨慕土豪,不追捧明星,只讚美勇士,只崇拜英雄。是千萬烈士的身軀,鋪就了從南昌到北京的路程;是三軍將士的赤膽,守護着祖國的盛世太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後悔過很多事,唯獨不後悔當兵;淡忘了很多事,唯獨難忘戰友深情。如果能重新選擇,如果能重返年青,我仍然會披甲執戈,爲國從戎。軍人的烙印抹之不去,如影隨形;當兵無悔,無悔青春,我很自豪——我曾經是兵!”\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right\"\u003E(杜流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165658446791176
相關文章